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湖北大鼓現在有沒有傳承人

湖北大鼓現在有沒有傳承人

湖北大鼓不久前被國務院批準為我省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今天的湖北大鼓卻沒有壹個正式的傳承人,繼承與發展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請聽湖北臺記者潘文莉,實習生沈雅潔采制的記者視點《湖北大鼓:鼓聲悠揚,傳者難尋》。 湖北大鼓:鼓聲悠揚,傳者難尋 出錄音(湖北大鼓壓混) 湖北大鼓,又叫黃孝大鼓,以唱為主,夾以念白曲藝形式,主腔稱"四平調"。它是在廣泛流行的民間音樂曲調 "高蹺調"、"采蓮船調"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提到湖北大鼓,大家首先都會想到張明智。作為湖北大鼓的第六代傳人,張明智已經在舞臺上唱了55年。他的作品富有時代特點,語言幽默詼諧,在群眾中廣受歡迎。 上世紀60年代,湖北大鼓、湖北道情、湖北漁鼓、湖北小曲被定為代表湖北特色的四大曲種,如今其他3個曲種都較為沈寂,湖北大鼓雖然深受群眾歡迎,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中,專門去學湖北大鼓的人反而不多。 (出張明智錄音)"曲藝班有,專門的湖北大鼓的班沒有。"(錄音完) 張明智唱了半個世紀的湖北大鼓,如今已經六十六歲,前不久,他還被授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雖然收了幾個學生,但還沒有尋找到壹個能夠傳承他衣缽的人。張明智希望能在黃陂、孝感、黃岡壹帶"海選"好苗子,為湖北大鼓接班。 (出張明智錄音)"收徒弟不等於接班人,因為接班人很難找,它有壹個基本的條件--壹個天分,壹個悟性,先天滿關鍵,還有幽默感。"(錄音完) 湖北大鼓雖然深受群眾喜愛,但是能否很好傳承下去還任重道遠,壹方面想去學習的年輕人並不多,另壹方面湖北大鼓這個藝術形式本身就對傳承人有著很高的要求。好在人們已經產生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在慶祝中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的晚會演出上,張明智也深有體會,他感慨到: (出張明智錄音)"那天現場的觀眾都看得很驚訝、很高興,發掘了這些藝術,就要好好的把它保存好。"(錄音完) 我們相信,當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來的時候,湖北大鼓壹定會傳承並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