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蘇武傳第壹段的翻譯

蘇武傳第壹段的翻譯

譯文:蘇武的傷勢逐漸好了。單於派使者通知蘇武,壹起來審處虞常,想借這個機會使蘇武投降。

出處:漢代史學家、文學家班固的《蘇武傳》。

原文節選: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並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於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盡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於,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幣遺單於;單於益驕,非漢所望也。

譯文:蘇武字子卿,年輕時,因為父親職任的關系而被任用,兄弟都作了皇帝的侍從官。蘇武逐漸被提升為漢宮栘園中管馬廄的官。當時漢朝廷不斷討伐匈奴,多次互派使節彼此暗中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節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余批。

匈奴使節前來,漢朝廷也扣留了人來抵押。 天漢元年,且鞮剛剛立為單於,唯恐受到漢的襲擊,於是說:“漢皇帝,是我的長輩。”全部送還了漢廷使節路充國等人。

漢武帝贊許他這種合乎情理的做法,於是派遣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持旄節護送扣留在漢的匈奴使者回國,趁便送給單於很豐厚的禮物,以答謝他的好意。?

蘇武同副中郎將張勝以及臨時委派的使臣屬官常惠等,加上招募來的士卒、偵察人員百多人壹同前往。已經到了匈奴那裏,備辦了壹些禮品送給單於。單於漸漸倨傲,不是漢所期望的(那樣)。

擴展資料

全文***有十八個小節,外加壹個贊語。按蘇武壹生經歷的主要關節,大致可以劃為三個部分。第壹部分是第壹、二兩小節,寫蘇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十二小節,寫蘇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況而被扣留及後被放回的經過。

第三部分***四小節,寫蘇武返漢以後受尊寵的情形。贊語主要表彰蘇武的崇高品質。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凈,入骨三分刻畫人物,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蘇武在匈奴的十九年,從生活方面說,可謂艱苦備嘗。幽閉大窖時期,斷絕飲食數天,蘇武嚙雪吞旃,頑強地活下來了。遷至北海時期,斷絕糧食供應,蘇武掘鼠挖草,又頑強地活下來了。從精神方面說,可謂受盡折磨。

先是單獨監禁,後又單身流放到無人之地,這已經是夠殘酷的了,何況又被判處終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歸。”但蘇武仍然頑強地活下來了。從遭遇方面說,可謂步步坎坷。好不容易地受到於靬王的賞識,過了三年溫飽的日子,而於靬王又偏偏短命而亡,衛律又指使人把蘇武的牛羊搶劫壹空。

盡管如此,蘇武仍然頑強地活下來了。作者特意點出蘇武在最困難的時候始終“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這就告訴讀者,強烈的愛國心是蘇武借以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為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著力於環境及細節的描寫。

如蘇武自刺壹節,被置於地坎溫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復蘇”,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衛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於壯其節”。這壹驚、壹哭、壹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錚錚鐵骨及高尚情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蘇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