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胞波情誼是什麽意思?

胞波情誼是什麽意思?

中緬之間的友誼為何稱為胞波情誼

“胞波”意即“同胞兄弟”。傳說很久以前,太陽神的後裔與龍公主相愛,之後龍公主生下了三個蛋。壹個龍蛋從河裏漂到中國,壹位美少女從中脫殼而出,後來成為中國的皇後;壹個觸地而裂,變成寶石,緬甸便成為寶石之國;還有壹個被緬甸驃族老人打水時取回,孵化出壹個男孩,後來男孩成為緬甸古蒲甘王朝的始祖。於是,蒲甘王朝的始祖特授中國皇後之子即其外甥為“烏底巴”,“烏底巴”含有“同胞所生”之意。從此,緬甸人民就把中國人民當作自己的“瑞苗”——親戚;從此,中緬兩國邊民語言相通,習俗壹致,通婚互市,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為此,陳毅元帥曾在1957年陪同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時寫詩篇《贈緬甸友人》:“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飲壹江水……”

參考資料:

yn.xinhuanet/ynnews/zt/2002/khuan/

“胞波”是什麽意思?為什麽常用於中國和緬甸之間?

bāobō [patriots;relatives] 親戚,緬甸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親切稱呼。由緬鄲音譯而來,原義為同胞。是對中國人的親切稱呼。 胞波在緬甸語裏的意思是兄弟,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與緬甸吳巴瑞總理親手締造了中緬兩國兄弟般的友誼。現在的胞波節更成了兩國人民***同的歡樂盛典。 中國與緬甸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源遠流長。在緬甸聯邦67.6581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中緬之間就有著長達2185公裏的邊界線。緬甸著名史書《琉璃宮史》中記載了壹個美麗的傳說,緬甸人民壹向把中國人民當作自己的“瑞苗胞波”,意即“同胞兄弟”。緬甸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現有人口256.1萬,50多個民族。 由於胞波含有的這種特殊的含義,也被壹些朋友起為網名,在這裏願網絡裏的朋友在百度這個大家庭裏像胞波壹樣互相照顧關愛,使網絡更加文明美好

請問為什麽說中國和緬甸之間的友誼是胞波友誼?

因為緬甸人的緬族和中國漢人的***同祖先都是古羌人,其實我們都屬於漢藏語系.後來隨著古羌人的遷徙工近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兩家分開還不到幾千年。

什麽是胞波之誼

親戚,緬甸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的親切稱呼。由緬語音譯而來,原義為同胞。是對中國人的親切稱呼。

胞波在緬甸語裏的意思是兄弟,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與緬甸吳巴瑞總理親手締造了中緬兩國兄弟般的友誼。現在的胞波節更成了兩國人民***同的歡樂盛典。

中國與緬甸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源遠流長。在緬甸聯邦67.6581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中緬之間就有著長達2185公裏的邊界線。緬甸著名史書《琉璃宮史》中記載了壹個美麗的傳說,緬甸人民壹向把中國人民當作自己的“瑞苗胞波”,意即“同胞兄弟”。緬甸是個多民族的國家,現有人口256.1萬,50多個民族。

中國和緬甸之間的友誼為什麽被稱為“胞波情誼”

“胞波”是兄弟同胞的意思。由緬語音譯而來,原義為同胞。是對中國人的親切稱呼。 所以象征緬甸和中國是兄弟壹樣的親切。1956年,由周恩來總理與緬甸吳巴瑞總理親手締造了中緬兩國兄弟般的友誼。現在的胞波節更成了兩國人民***同的歡樂盛典。

“胞波”是有壹定的歷史背景的:當年中國被蘇聯和美國孤立。在外交上尋求突破,就跟非洲的許多小國建立好關系,當時緬甸在國際亞洲還算壹個比較富裕的國家,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是緬甸人。加上緬甸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周總理在外交戰略上極力拉攏緬甸,而建立良好的關系,緬甸人親切的稱中國為胞波。中國與緬甸劃分國界的時候,周總理將壹些中國的土地都劃分給了緬甸,為的就是打好關系。

為什麽緬甸和中國關系始終都是胞波情誼的關系?

不是壹直新弗國之初緬甸和美國壹陣線,後來緬甸軍()政=府建立,遭到美國經濟制裁和封鎖,於是轉而找新靠山

活久見,緬甸這個部落的女人為什麽要這樣對待自己

第二特區(佤邦)概況

壹 地理位置:

第二特區(佤邦),是聯邦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面地區位於東北部,約在北緯22?—23?,東徑98?—?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的猛海縣接壤。北面與第壹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約1.7萬平方公裏。人口約40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約1.3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0萬。

二 歷史:

第二特區(佤邦)的歷史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個階段:年以前的幾千年。是佤邦漫長的歷史階段。這段歷史是原始社會末期,封建社會初期的變革階段。鬼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世襲的山官、頭人統治整個社會,其表現形式是部落制度。整個佤邦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佤語叫“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由於外來武裝勢力的幹預,佤邦境內出現了布來吳、巖帥、永和、巖小石、紮跌等部落武裝組織(稱自衛隊)。這些武裝組織和部落之間互相殘殺械鬥,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第二階段(—年):在部落混戰、各族眾處於暗無天日的危難時刻,佤邦許多有識誌士勇敢地站出出來。他們認識到,要拯救處於水火之中的,必須反動的部落制度。必須組織革命的武裝力量,以實現佤邦的統壹和和解。

年6月,以鮑有祥、鮑三板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昆馬遊擊隊。

年5月,巖肯、巖克龍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巖城遊擊隊。

年,以魯興國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戶雙遊擊隊。

年2月以趙尼來為首的領導人組織了紹帕遊擊隊。

這些遊擊隊的出現,鼓舞了求解放的願望,受到了的擁護和愛戴。眾積極參軍參戰、傳遞情報,隊伍發展迅速。但這些遊擊隊組織都是自發的、分散的。對統壹佤邦、解放佤邦很有局限性。各遊擊隊領導人不謀而合地意識到:必須統壹組織、統壹領導、統壹指揮。趙尼來、鮑有祥、魯興國、巖肯等領導人加強了聯絡,經過很多曲折,找到了黨。以誠懇的態度請黨來領導遊擊隊鬧革命。

年三月,緬***代表來到紹帕、戶雙,7月到昆馬、巖城。緬***代表與遊擊隊領導經反復協商,密切合作,對各遊擊隊進行了整編。以戶雙遊擊隊為基礎,成立了軍東北軍區營,以紹帕遊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營,以昆馬遊擊隊的基礎,成立了營,以巖誠遊擊隊為基礎,成立了營。

部隊成立後,組成了江東指揮部。指揮部成員有:周昆系、郭誌明、楊福康、魯興國、郭誌、趙尼來、鮑有祥等人。指揮部成立後,70年4月30日解放了猛冒(新地方)、隨後解放了營盤、邦腰、金廠等地。根據東北軍區的命令,、部隊到外區域作戰,、部隊留佤邦地區作戰。

年11月,佤邦的部隊和民兵眾參加了滾弄戰役。

年3月,緬***東北軍區總部遷到猛冒,進駐佤邦的部隊有、、、、炮營等。本年底,佤邦境內大都獲解放,北佤南佤實現了統壹。年解放了猛波地區,孟延地區的大部分及猛寧等地區。年4月,東北軍區總部遷到邦康,年7月總部也遷到邦桑,直到年4月16日。

黨在佤邦地區20年,以馬列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以階級鬥爭為綱;以農民為基礎;以軍事為中心;以農村包圍城、贏得戰爭、奪取為方針路線,解放了佤邦、統壹了佤邦,使佤邦擺脫了部落統治的桎梏與枷鎖,佤邦是不會忘記的。

20年來,緬***除以上部隊編外,還先後組建了2旅、5旅、8旅、旅、旅、旅、旅、12旅、6旅、7旅、48師、68師等部隊編。在地方,還廣泛地成立了民兵,各縣成立了縣大隊。武裝力量形成了民兵、地方軍、主力軍三結合體制。

在地方方面,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傘特區。

緬***在佤邦20年,為佤邦辦了20多所學......

關於瑞麗江作文600字

我那美麗的家鄉“瑞麗”是西南最大的內陸口岸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口岸;是東南亞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中國四大珠寶市場之壹,是國內各大珠寶市場的主要商品提供地;瑞麗江和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家鄉位於雲南西部中緬邊境,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江蜿蜒於中緬兩國之間,南北兩岸互有領土。陸上自然通道無數,與緬甸木姐市、南坎縣山水相連、村寨相依、田疇交錯。兩國邊民同走壹條路,***飲壹口井、通婚互市、友好往來、胞波情誼、情遠流長……(比如我的媽媽就是緬甸人)。

瑞麗是古代滇越乘象國、猛卯果占畢王國、麓川工國三大古國的國都,是西代西南絲路的重要通道。潑水節是瑞麗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12日至17日。目腦縱歌節是景頗族、瑞麗的緬甸人還有過點燈節的習俗。傣族擅長孔雀舞,景頗族擅長長刀舞。

家鄉的江水風光、紮朵瀑布及熱帶雨林、南宛河自然保護區、萬畝膠林、回環竹海、姐勒大金塔、喊沙奘房、雷奘相佛寺、大等喊傣寨風光、猛秀景頗山寨、帕色目腦縱歌場、雷允中央飛機制造廠遺址、姐告中緬街、畹緬友誼橋、允井壹村兩國、屯洪壹院兩國、弄島中緬友誼井、南姑淘寶河等。

弄島芒滾寨那就是我的住的村寨、那也有個渡口通往緬甸南坎,我們到緬甸不須要辦理任何的證件、腳壹跨就出國了~ 我們那動聽的民族歌曲,如夢如幻的景色會把妳迷醉……

歡迎妳到我家鄉來做客,傣家的美女壹串串、傣家的美酒壹棕棕

緬桂花是來自那個國家

緬桂花樹,又稱白蘭樹,白蘭花樹,白玉蘭樹等。木蘭科含笑屬落葉喬木,樹高壹般2—5米或高可達15米。花白色,大型、芳香,先葉開放,花期10天左右。產於中國中部山野中,現國內外庭園常見栽培。為我國著名的傳統觀賞花卉,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又名白玉蘭、木蘭、應春花;此花為我國特有的名貴園林花木之壹 ,原產於長江流域,在廬山、黃山、峨眉山等處尚有野生。中國著名的花木,北方早春重要的觀花樹木,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歷史,為庭園中名貴的觀賞樹。原產中國中部各省,現北京及黃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古時多在亭、臺、樓、閣前栽植。現多見於園林、廠礦中孤植,散植,或於道路兩側作行道樹。北方也有作樁景盆栽。現世界各地均已引種栽培。

為促成中緬兩國正式邊界條約,1956年12月,周總理和陳毅、賀龍到緬甸訪問,其間周總理提議在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德宏州潞西芒市舉行中緬邊民聯歡大會,得到當時緬甸總理吳巴瑞的積極響應。周總理偕同吳巴瑞總理從緬甸經畹町陸地邊境口岸進入中國後,在畹町橋頭舉行了中華人民***和國國旗升旗儀式,兩國總理檢閱了我國的儀仗隊,後乘車前往潞西芒市中緬邊民大聯歡會場,在充滿和平友好氣氛的聯歡大會上,兩國總理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達了和平***處的真誠願望,加深了中緬兩國人民的“胞波情誼”。12月15日,周總理和吳巴瑞總理在下榻的芒市賓館親自種植了象征中緬友誼長存的友誼樹──緬桂花樹。

佤邦與中國的關系是怎麽回事?

佤邦在歷史上曾為中國土司管轄的領土,但多數時期為分散在各地的眾多頭人部落,未有統壹的政權出現。明代分屬孟定府、孟璉司、孟根府土司疆域。清代部分地區脫離原土司控制,成為甌脫地,較知名者有葫蘆、莽冷。 從地理上講,佤邦遠離緬甸聯邦政府,使政府對這壹地區的行政管理權失控。從1948年開始,佤邦各族人民被國民黨領導了20年。1966年在佤邦先後出現了四家遊擊隊後開始削弱了國民黨的勢力。1969年緬***利用佤邦地區是聯邦政府管理的薄弱地區,又控制了佤邦20年。佤邦在1989年脫離了緬甸***產黨的錯誤領導,在當年的5月份就與緬甸聯邦政府達成停火協議,從此走向了和平發展的道路。在英國統治緬甸時期,佤邦曾和英屬緬甸分開,有過佤邦(WaState)這壹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