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自然指的是曾國藩。這個嘉言鈔可以簡單理解為好句子摘錄。所以這本書的內容就是:梁啟超在讀曾國藩家書、家訓、日記、文集時,從中挑選出來的好句子(至少是梁啟超認為的)集合。
在近代史上,曾國藩鼎鼎大名,絕對是風雲人物中的翹楚,其成功之道屢屢被人研究、解說。梁啟超本人也是大人物,其讀書、讀史、看問題很有獨到之處。由他來挑選曾國藩的嘉言,是非常合適的。
我並不想在這裏過多摘錄其中的嘉言,只是想談壹點疑惑——人生的道理究竟有沒有用?別人的道理究竟能不能復制?怎麽把道理變成現實的成果?
毫無疑問,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絕對不缺道理,好像什麽事都能給妳說的明明白白。萬事不決問“度娘”嘛!當然現在更可以是刷抖音嘛。各種人生道理、人性解密的話題,看的人熱血沸騰的有之、恍然大悟的有之、悔之晚矣的有之……
可似乎,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聽了發財致富的道理,我們還是窮;聽了高人成功的路徑,我們還是凡人;學了撩妹技巧,還是單身狗……
問題究竟出在哪裏?明明看上去好有道理的法子,為什麽在我們面前失了靈?這個道,究竟是大眾之道還是個人獨修之道?為什麽我們好像什麽都知道,卻什麽都做不成?
看完這本書,我大致對這個問題有了點兒思路,原因應該是我們堅持的不夠。因為這世界從來都是知易行難!
梁啟超在序言裏說了壹段話:“(曾國藩)而困於知,而勉於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他認為曾國藩砥礪前行,雖歷經千百回挫敗也不灰心,不求壹時之功,硬是日積月累。最終“勇猛精進,艱苦卓絕,如斯而已。”又在《鈔例》裏說:“蓋人生天地間,本以奮鬥為生涯。”結合這兩句來看,梁啟超認為人生的底色就應該是奮鬥,而且是要不懈的奮鬥才能見效。
有人說,只要壹個人連續10年在壹個領域裏奮鬥前行,就能站在這個領域的前沿。
把兩者結合起來看,是不是告訴我們——只要狠下十年功,就可以做出成績?
無論如何,道理是對的,人生就是壹場修行,我們就是在紅塵中打滾。要想打怪升級,就要壹路闖關、不斷提升。不停步,還要積極學習思考,及時調整優化,使效率更高、見效更快。
知而不行,等於未知。看來終究還是要在行動上見真章!那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行動,才有壹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