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湯姆·索亞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簡介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的代表作,發表於1876年。下面看壹看相關資訊吧。

壹、小說簡介

小說主人公湯姆·索亞天真活潑,

富於幻想和冒險,不堪忍受束縛個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幹壹番英雄事業。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偽善的宗教儀式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的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湯姆·索亞歷險記》以其濃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對人物敏銳觀察,壹躍成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也是壹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湯姆幼年喪母,由姨媽收養。聰明頑皮的湯姆受不了姨媽和學校老師的管束,常常翹課闖禍。壹天深夜,他與好朋友哈克貝裏·芬到墓地玩耍,無意中目睹了壹起兇殺案的發生。因為害怕被兇手發現他們知道這件事,湯姆、哈克貝裏帶著另壹個小夥伴壹起逃到壹座荒島上做起了“海盜”,

弄得家裏以為他們被淹死了,結果他們卻出現在了自己的“葬禮”上。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湯姆終於勇敢地站出來,指證了兇手。不久之後,在壹次野餐活動中,他與他心愛的姑娘貝姬在壹個巖洞裏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饑寒交迫,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二、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Twain,1835~1910)美國作家。原名撒母耳·朗赫恩·克萊門斯。1835年11月30日生於密蘇裏州,1910年4月21日卒於康涅狄格州。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最具美國本土特色的作家”。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19世紀60~70年代,馬克吐溫發表幽默短篇***70篇,其中多數為小品類。它們的主要特色是極度誇張、幽默、滑稽。主人公往往天真老實,思想單純,有壹套先入為主的想法,結果處處碰壁。

他的成名作《卡拉維拉斯縣馳名的跳蛙》和名篇《競選州長》、《神秘的訪問》都是這樣寫的。在壹部分作品裏,幽默含有諷刺,如《競選州長》、《壞孩子的故事》、《好孩子的故事》等。作者解釋說“幽默只是花絮”,“為幽默而幽默是不能經久的”,他的幽默滑稽出自嚴肅的創作目的。這期間他諷喻的社會現象有:種族歧視、新聞界的烏煙瘴氣、投機心理以及社會道德的錯位與虛偽。

60年代末馬克吐溫到了東部之後,發表了《傻子出國記》、《過苦日子》和《鍍金時代》三部長篇作品。

三、文摘賞析

“湯姆!”

沒人答應。

“湯姆!”

又沒人答應。

“這孩子到底怎麽啦,我真搞不懂?妳這個湯姆!”

還是沒有人答應。

這老太太拉低眼鏡從鏡片上方朝房間看了看,然後她又擡高眼鏡從鏡片下面看。她很少或者幹脆說她從來沒戴正眼鏡來找像壹個小男孩這樣小的東西。這副眼鏡是很考究的,也是她的驕傲,她配這副眼鏡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裝飾”,為了“漂亮”。她看東西時,即使戴上兩片爐子蓋也照樣看得壹清二楚。她茫然不知所措地楞了壹會兒。

然後雖然不是兇神惡煞般,但嗓門高得讓每個角落都能聽到,她說:

“好,我發誓如果我抓住妳,我就——”

她話沒有說完,因為這時她正彎腰用掃把往床下猛搗,每搗壹下,她需要停下來換口氣。結果,只搗出來壹只貓。

“我還從沒有見過這麽令人吃驚的孩子!”

以上就是相關資訊,希望可以說明妳更好的了解此書。

以上就是相關資訊,希望可以說明妳更好的了解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