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中國古地名,包括今天的四川省、重慶市全境和陜西省南部、雲南省西北部。
隋開皇三年,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此時益州僅為壹郡之地。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益州改為蜀郡,置太守。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稱為益州,州置刺史。
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四川地區為益州部,州治在雒縣。在後來的幾百年時間內,先後分置蜀郡、犍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寧郡、永昌郡、漢中郡、廣漢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東郡、益州郡等郡。下轄146縣,屬蜀地,位於今四川、貴州、雲南及陜西漢中盆地。
四川省位置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遊。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千米,居中國第五位,東西長1075千米,南北寬921千米,東西邊境時差51分鐘。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陜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
四川省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四川位於中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壹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壹級青藏高原和第三級長江中下遊平原的過渡帶,高低懸殊,西高東低的特點特別明顯。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