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余光中,全文。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余光中,全文。

壹、“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出自余光中的《尋李白》,意思是——

無限量的飲酒,無節制的放歌,白白消磨了歲月;恣縱不羈,懷抱高遠,又有誰來賞惜妳的勃勃雄心?

二、附原文如下:

尋李白

作者:余光中

--痛飲狂歌空度日

飛揚跋扈為誰雄

那壹雙傲慢的靴子至今還落在高力士羞憤的手裏,人卻不見了

把滿地的難民和傷兵

把胡馬和羌笛交踐的節奏

留給杜二去細細的苦吟

自從那年賀知章眼花了

認妳做謫仙,便更加佯狂

用壹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壺

把自己藏起來,連太太也尋不到妳

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

在所有的詩裏妳都預言

會突然水遁,或許就在明天

只扁舟破浪,亂發當風

樹敵如林,世人皆欲殺

肝硬化怎殺得死妳?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秀口壹吐,就半個盛唐

從壹元到天寶,從洛陽到鹹陽

冠蓋滿途車騎的囂鬧

不及千年後妳的壹首

水晶絕句輕叩我額頭

當地壹彈挑起的回音

壹貶世上已經夠落魄

再放夜郎母乃太難堪

至今成謎是妳的籍貫

隴西或山東,青蓮鄉或碎葉城

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

凡妳醉處,妳說過,皆非他鄉

失蹤,是天才唯壹的下場

身後事,究竟妳遁向何處

狼啼不住,杜二也苦勸妳不住

壹回頭四窗下竟已白頭

七仙,五友,都救不了妳了

匡山給霧鎖了,無路可入

仍爐火示純青,就半粒丹砂

怎追躡葛洪袖裏的流霞?

樽中月影,或許那才妳故鄉

常得妳壹生癡癡地仰望?

而無論出門向西哭,向東哭

長安卻早已陷落

二十四萬裏的歸程

也不必驚動大鵬了,也無須招鶴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壹扔

便旋成壹只霍霍的飛碟

詭緣的閃光愈轉愈快

接妳回傳說裏去

賞析:

《尋李白》壹詩選自余光中《隔水觀音集》。余光中曾在《蓮的聯想詩集?後記》雲:“懷古詠史,原是中國古典詩的壹大主題。在這類詩中,整個民族的記憶,等於是在對鏡自鑒,這樣子的歷史感,是現代詩人重認傳統的途徑之壹。”

《尋李白》的外部結構自由而嚴謹,造句、建節與成篇都比較自由舒展,是所謂自由詩體,但是,第壹節與第三節各為十四行,第二節與第四節各為十行,基本格式有如擴展了的古典詩歌中的隔句對,這樣,在參差錯落的自由之中就不乏整飭之趣了。詩以李白的“失蹤”始,在敘寫詩人的痛飲狂歌與坎坷遭遇之後,復以李白的乘風歸去終篇,反復回旋,始終圍繞“尋”字曲折成章,而避免作直線式的敘述。

《尋李白》的開篇轟然而起,破空而來,擬人的“傲慢”與“羞憤”出人意外地加諸“靴子”和“手”之上,“至今還落在”與“人卻不見了”似真似幻,不僅活畫出李白傲岸不群的神采,而且有廣闊的藝術時空供讀者神遊遐想。詩的第二節關於李白及其作品的感人力量的描寫,妙想奇情匪夷所思,在第三節“至今成謎是妳的籍貫”,“不如歸去歸哪個故鄉”的渲染和跌宕之後,第四節詩人更忽發奇想:“樽中月影,或許那才是妳的故鄉/常得妳壹生癡癡地仰望”民間盛傳李白在采石磯長江中捉月而死的傳說,而余光中的壹闋“月光奏鳴曲”,為讀者奏響的竟是壹個想像飛騰的奇妙尾聲。李白詩的想像如行空天馬,超逸絕然,而余光中詩作豐富而具有創作性的想像,確實也頗有“太白遺風”。

余光中認為:“我敢斷言,今曰許多以詩自命的三流散文,其淘汰率不會下於六十年代那些以詩為名的魔咒囈語。”《尋李白》的語言,密度高而彈性大,煉字煉句具有“新鮮”與“新奇”的美學效果。如“和滿地的難民和傷兵/把胡馬與羌馬交踐的節奏/留給杜二去細細苦吟”壹句,虛實互轉,伸縮自如,凝煉而繁富,它不僅生動地表現了杜詩的內容和風格的特色,與李白詩作了美的對照,同時又概括了安史之亂與以後的回紇入侵,時空闊大而包舉眾端。又如“怨長安城小而壺中天長”,不僅是“小”與“長”運用了西方詩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辭法,而且“長安城小”與“壺中天長”又是無理而妙的反向的變形,加之壹“怨”,更覺文字向內緊凝而含意多面地向外延展,義有多解,令人咀嚼。如“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壹吐就半個盛唐”,這是全詩最光彩照人的筆墨,“七分”,“三分”,“半個”等數量詞運用各呈其妙,而“釀”,“嘯”,“吐”這幾個動詞更可以說詩中之眼,是為雄奇駭俗之句。

三、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後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年至今,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余光中壹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沈,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 40 余種。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壹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