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肉怎麽讀 拼音

肉怎麽讀 拼音

肉(拼音:ròu),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

肉拼音:ròu,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常用字)。始見於甲骨文,像動物肉形。本義指供食用的動物肉;又為人的肌肉、脂肪和皮膚的統稱,或專指肌肉;

亦引申為蔬菜瓜果的可食部分;還可指中間有環的環狀體的周邊。又據以上詞義引申出果實不脆不酥、行動遲緩性子慢等義。

肉的組詞如下:

1、兩字組詞:

牛肉、肥肉、肉色、臘肉、骨肉、胬肉、肉片、肉芽、腌肉、筋肉、豚肉、果肉、肉頭、髀肉、肉刑、精肉、肉欲、肉肉、肉類、膻肉、腐肉、肉贅、肉人、墦肉、瘀肉、肉紅、肉腠、肉趼等

2、四字組詞:

弱肉強食、心驚肉跳、皮開肉綻、魚肉百姓、行屍走肉、錦衣肉食、食肉之祿、哀絲豪肉、羽翮飛肉、髀肉復生、不知肉味、死骨更肉、好肉剜瘡、肉跳心驚、剜肉成瘡、剜肉生瘡等。

肉是多種礦物質的較好來源,鈉、鉀、磷、硫、氯等元素的含量較多,鐵、銅、錳、鋅、鈷等元素也較豐富,但鈣含量極低。可溶性礦物質(如鉀和鈉)在肉的凍融過程中容易隨汁液而流失;鐵、銅、鋅等礦物質與蛋白質相結合而存在,在加工中不易受到損失。

肉類營養成分可因動物種類、年齡、部位及肥瘦程度不同而異。

蛋白質的含量壹般為10-20%,其中以內臟如肝臟等含量較高,可達21%以上,其次是瘦肉,含量約17%,其中牛肉較高,可達20.3%,肥肉的含量較低,如肥豬肉僅2.2%,肉類蛋白質的9基酸組成,接近人體組織需要。

因此生理價值較高,稱為完全蛋白質或優質蛋白質。在氨基酸組成比例上,除苯丙氨酸和蛋氨酸較人類需要量比值略低外,其余均足夠。

此外,肉中還含有能溶於水的含氮浸出物,包括肌凝蛋白原、肌肽、肌酸、肌酐、嘌呤堿、尿素和氨基酸等非蛋白含氮浸出物質,這些物質是肉湯鮮味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