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赤的解釋

赤的解釋

赤的意思是:比朱紅稍淺的顏色;泛指紅色;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忠誠;光著,露著(身體); 空; 指赤金;姓。

普通話讀音為chì;部首是赤;筆畫數為7;語法結構是上下;字級是壹級;造字法會意;五筆碼fou;五行屬金;近義詞:紅;反義詞:黑。

赤,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最早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字。“赤”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為“南方色也。從大從火。凡赤之屬皆從赤”。“赤”的基本含義為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顏色,如赤血;引申含義為真誠,忠誠,如赤誠;空無所有,如赤手空拳

赤的成語及解釋

1、赤繩綰足:赤繩,紅繩;綰,系。指男女結成婚姻。

2、赤舌燒城:赤舌:火舌,指惡毒的言語。比喻讒言造成的禍害極其嚴重。也作“赤口燒城”。

3、赤體上陣: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陣交戰。事本《三國演義》第五九回:“許褚性起,飛回陣中,卸下盔甲,渾身筋突,赤體提刀,來與馬超決戰。”後比喻不顧壹切、猛打猛沖的作風。

4、赤心報國:赤心,赤誠、忠誠的心。報,報效。用壹片忠誠的心來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