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諸的意思是向某人或某事物求助、借助、投靠;依靠某種手段或方法來達到目的。
訴諸,是壹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ùzhū。這個詞語出自《論語·衛靈公》。訴諸壹詞在古代和現代都有不同的用法。在古代,它主要指尋求君主的幫助,即訴諸於王。例如,《左傳·隱公三年》中有壹句話:君若宥而反之,夫猶是也,又誰怨?意思是說,如果君主能夠寬恕並讓他回來,那麽他還是會這樣做的,那又有誰會怨恨呢?這裏的訴諸於王就是指尋求君主的幫助。
在現代,訴諸壹詞更多地指依靠某種手段或方法來達到目的。例如,我們可以說訴諸法律、訴諸武力等。這些短語都表示通過法律或武力來解決問題。此外,訴諸還可以用作名詞,表示求助的對象。例如,我們可以說他們向政府尋求訴諸。
訴諸造句:
1、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訴諸於法律來解決問題。
2、面對強大的對手,他們決定訴諸武力來保衛自己的領土。
3、當遇到糾紛時,我們可以通過訴諸調解來解決問題。
4、在商業競爭中,企業往往會訴諸各種手段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5、面對不公正的待遇,他選擇訴諸於媒體來揭露事實真相。
6、在學術研究中,我們應該訴諸嚴謹的方法和實證數據來得出結論。
7、當遇到法律問題時,我們可以向律師尋求訴諸。
8、在面對道德困境時,我們應該訴諸良知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9、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她決定訴諸法院來解決糾紛。
10、在面對環境汙染問題時,我們應該訴諸環保部門來尋求解決方案。
11、在面對家庭矛盾時,夫妻雙方可以選擇訴諸婚姻咨詢師來解決問題。
12、在面對健康問題時,我們應該訴諸醫生的專業意見來進行治療。
13、在面對教育問題時,家長可以訴諸學校和老師來尋求幫助。
14、在面對網絡安全問題時,我們應該訴諸專業的網絡安全公司來提供解決方案。
15、在面對心理困擾時,我們可以訴諸心理咨詢師來尋求幫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