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勤學苦練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釋: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出自:近代 秦牧《秘訣》:“他的兒子聽後,再不敢妄圖僥幸走上捷徑,經過真正的勤學苦練,終於也成為書法家。”
二、囊螢映雪 [ náng yíng yìng xuě ]
解釋: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出自:元·賈仲名《蕭淑蘭》第壹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譯文:雖然沒有風吹日曬在外露宿受過苦,但是也辛苦地攻讀過書。
三、懸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
解釋:形容刻苦學習。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譯文:(蘇秦)讀書想睡覺,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鮮血流到腳
四、韋編三絕 [ wéi biān sān jué ]
解釋: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出自:漢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譯文:孔子讀《周易》,把竹簡的繩子翻閱得斷了三次。
五、牛角掛書 [ niú jiǎo guà shū ]
解釋:比喻讀書勤奮。
出自:《新唐書·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掛《漢書》壹帙角上,行且讀。”
譯文:以蒲做為墊子牛,把《漢書》掛在牛角上,壹邊走壹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