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則變,變則通的後幾句是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出自周朝姬昌《周易·系辭下》,原文:“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譯文:神農氏死後,黃帝堯舜相繼繼位,不但傳承神農氏的治國道理,而且針對國內具體的大環境加以變化,使百姓豐衣足食,神農氏的治世之道變化後,百姓安居樂業;當事物發展到極點的時候,便想到要加以變化,以求通達,隨著通達而至的是長久.這可能是上天的庇佑,無往不利。
賞析:
這句話正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發源地。其意思是指事物在時間裏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發生變化的。不過,更樸實的中國老百姓從這句話中,摘出了兩個字,表達了更為實用主義的意思。
那便是“變”和“通”二字,合起來,即為“變通”。變通壹詞,仍然極具通用性。告訴人們遇事不必死鉆牛角,而應該懂得通融、屈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