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精選6篇

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精選6篇

#日記# 導語2022年4月16日,這是壹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因為三位航天員回家了。以下是 為大家整理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1.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

 2022年4月16日,是壹個令國人振奮的日子,是壹個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的日子,是壹個被永遠的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為翟誌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宇航員在歷經183天的太空旅行後,成功返回祖國的懷抱。

 看!時隔六個月,宇航員們的面容依舊是那麽帥氣和美麗。那大椰子般返回艙上的焦痕,見證了他們從深邃宇宙回來的痕跡。而那二十多件實驗樣品,又是多麽偉大的非凡成就。

 聽!那邊返回艙著陸壹瞬間,那巨大的轟隆聲讓萬千華夏兒子忐忑不安的心壹剎那安靜了下來。宇航員們自我感覺良好,這也表現出了他們對航天事業的驕傲與自豪,這些聲音是多麽了不起呀!

 看著這激動人心的畫面,聽著那壹陣陣掌聲,爸爸驕傲地說:“這些年來,我們中國的經濟、科技獲得了巨大的騰飛,而三位宇航員在軌6個月又是多麽令人振奮呀!”

 我自豪,因為我們有壹個強大的祖國,有壹群為國爭光的航天員,有世界壹流的科技。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建設祖國,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壹艘艘裝載著夢想的飛船飛入太空,讓中國聲音響徹太空!

2.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

 在星稀月明的夜晚,擡頭仰望天空,有壹顆最閃亮的星,那便是中國空間站。

 2022年4月16日,神十三太空“出差”三人組圓滿完成在軌六個月任務,返回地球。經過承重8個G的負重“離心機”訓練,也讓我們看到的藏在裏面的偉大故事。據航天員王亞平回憶:她們左手上有壹個緊急迫停的按紐,但自隊伍成立以來沒有壹個人按下過。語調如此平淡的壹句話裏頭,卻藏著無數的堅持不懈精神,奮勇拼搏的身影。但在這第壹次使用快速返回的系統時,仍然需要承受11個G的重量同時還要面對高溫、可能缺氧的情況,他們以超乎常人的意誌力堅持了下來。這是我們應該追的最亮的星。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這句話看似鑄在航天大隊的總站墻上,但實則鑄刻在了每壹位航天工作人的心中,神舟十三號的成功飛天,也為中國空間站第二階段的建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中國航天技術上的發展堪稱“彪炳史冊”的奇跡,上有天官問天,下有五洋捉鱉,從0到1的突破,從神舟飛天到嫦娥探月,再到天問探火,中國壹代又壹代的航天人成就了航天夢,他們都在用自己壹點壹滴的努力奮鬥,詮釋著壹個個奇跡。他們照亮了我們的前程,讓我們走最亮的路。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自當應該學習航天事業工作者的航天精神,那壹絲不茍,精益求精的求真態度;那字字落實,永鑄心間的真誠誓言;那堅持不懈,奮勇拼搏的航天信仰精神……學習在那壹次次火箭成功發射背後,默默付出的“現代”活雷鋒。我們應當為生在華夏而感到驕傲,摘下那顆最亮的星去學習。

3.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

 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亮點”頗多:相比神舟十二號在太空駐留3個月,這次是半年,三位航天員將在太空過春節,地球上的我們將歷第壹次收到來自太空的新春祝福;這是中國女航天員第壹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此次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此次載人飛行任務將進行2~3次出艙活動等等。

 從神舟壹號到神舟十三號,從2003年楊利偉作為中國首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到如今我國已經有12人去過太空,中國的航天事業正在闊步前進。空間站建造的宏大項目將分步驟有序完成,我們堅信它將在未來圓滿順利進行;關乎人類和平與進步的航天夢,會在壹代代中國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成為壹個個現實,我們對此充滿信心。

 對中國人來說,在這份激動的背後,更多的是壹份從容。幾十年的航天事業,其背後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親歷了自己國家的奮鬥歷程,我們也在日常生活的變化中感受到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進步。

 今後,我們還會見證神舟十四號、神舟十五號等的發射。每壹次見證,都更加堅定了人民對國家、對未來的信心。日益雄厚的科技實力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人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變化,而非只是壹種幻想。所以,這不只是壹個中國航天人代代接力、傳承夢想的故事,也是人民更有自信、國家更有實力、民族更有希望的故事。

 我們總是忍不住回顧過去,而越是回望歷史,越能理解當下。越回顧,就越珍視。我們會不斷回顧中國科技事業的每壹個重要節點,在這些裏程碑式的事件中尋找民族前行的動力。那些時刻,因為銘記成為永恒。

4.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

 在地球以外的銀河裏,有著無數的星球,也有著無數個未知的謎題等著人類去探索,在2007年以前,我國對月球有著無數的猜測,直到2007年的10月24日18時05分,我國研制的“嫦娥壹號”發射成功,這顆我國繞月人造探測衛星,以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嫦娥命名,這個寄托了十三億中國人民的期盼,寄托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希望的實驗終於成功了,這個第壹顆人造探測衛星的發射,為我國航天領域做出了壹個轉折。

 航天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十三億國人的夢,匯聚成壹個大的中國夢。如今,雖然美國航天科技處在我國前列,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十三億中華人民的努力下,我國的航天技術壹定會趕在美國的前列。

 時候的我,也有著壹個小小的航天夢。望著藍藍的天空,我會想像太空的樣子,那裏壹定會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星球,和美麗的銀河,要是我到了太空,我壹定會先去看看土星,看看它那美麗的的土星環,看看它所屬的太陽系。雖然我不是壹名宇航員,但我對外太空充滿了憧憬。

 我不但對太空充滿了憧憬,我還對太空有著許多疑問。為什麽只有土星有土星環?宇宙黑洞是怎樣行成的?既然宇宙的地球上有人類存在,在外太空是否也有外星人的存在呢?

 外太空有著太多的謎題存在,只有通過飛上太空才能知道,航天計劃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原來,人們對於太空感覺像是壹個謎題壹樣的存在;像是壹個無法預料的猜測;像是壹個充滿可能的領域。如今,我們對於外太空的基本行星都有大概的了解,對於各個星系也有了認知。在經過無數人的努力下,航天計劃會向我們展示更精準的數據、更清晰的圖片,為我們解開宇宙的奧秘。

5.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

 宇宙探索無止境,太空奏響中華曲。每壹次神舟發射總是激動人心,為祖國自豪;每壹次太空探索總是鼓舞人心,為時代點贊。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美麗啟航,我們歡呼。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精彩!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壹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壹次在太空中過春節;等等。每壹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壹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榮,任務更厚重。每壹次太空探索都是壯美事業的偉大音符,是總結,是升華,是更上層樓的力量凝聚。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號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通過神舟十三號任務,將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號任務結束後,還將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所以說,其任務意義非凡而深遠。

 探索星辰大海,中國征程壯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組,組合完美,“老中青”結合,抒寫完美中國太空新記錄。壹曲《東方紅》響徹寰宇、“兩彈壹星”讓世界矚目,“載人航天”揮毫驚鴻之筆。“嫦娥”奔月、“北鬥”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從壹人壹天到三人半年。九霄逐夢問天,闊步強國征程。上九天攬月,觀天上宮闕。這是國家和民族的***同記憶,這是***和國發展壯美詩篇。

 浩瀚蒼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寫華章。中國載人航天精神偉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員王亞平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壹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妳的浩瀚星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我們期待除夕守歲時,能夠第壹時間聽到我們的同胞來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神舟十三號任務展現中國為載人航天探索這壹人類***同事業作出的新努力、新貢獻。中國必然為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6.航天精神思政大課觀後感日記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三號,從壹人壹天到三人半年,中國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

 半個多世紀前,壹曲《東方紅》響徹寰宇。現如今,鮮艷的中國紅閃耀太空。從“兩彈壹星”到“載人航天”,“航天夢”早已匯入偉大的“中國夢”,成為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的驚鴻之筆。

 “嫦娥”奔月、“北鬥”指路,“天問”問天、“天宮”覽勝,“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壹個個飽含中華民族深厚文化底蘊與文化傳承的任務,壹次次展示著中國航天勇攀科技高峰的探索成就,展現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九霄逐夢再問天,闊步強國新征程。中華民族對無垠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航天征途上每壹步創新和突破的.背後,都離不開壹代代航天人的艱苦奮鬥、不懈拼搏、自主創新,成為壹個國家和民族的***同記憶。

 又是壹載金秋十月,又是壹度家國夢圓。這次太空之旅,不僅能刷新中國人在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進壹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產出高水平科學成果,我們更能和他們壹起體驗在太空過春節……科學探索再次與航天夢想在太空奏響協奏曲。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征前所說,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壹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妳的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