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肖華簡歷肖華個人

肖華簡歷肖華個人

1、為什麽公司的HR不喜歡職場空窗期?2、建國初期,五五年授銜的上將是多少?他們的名字和簡歷請介紹壹下3、張藝謀前妻肖華簡歷4、肖華的生平履歷5、開國上將肖華簡歷6、開國上將簡歷為什麽公司的HR不喜歡職場空窗期?

這只是HR不喜歡面試者的壹種借口,換句話來說,公司的HR在招選便試著的時候,壹般都會去考察對方的能力,如果對方的能力無法達標才會使用不喜歡空期這樣的借口去搪塞對方,因此其實並不是HR不喜歡職業空窗期,而是這只是HR作為壹種借口來去淘汰無法達到崗位要求的競爭者。

在職場當中,很多朋友紛紛都認為HR不喜歡有空窗期,不喜歡裸持,不喜歡學歷低和不喜歡跳槽的競爭者,實際上這種認知是錯誤,因為HR本身只有推薦的權利並沒有決定招聘人選的權利,因此HR在查看完有關簡歷之後會向用人部門的領導進行直接推薦會說出相關人選的優點,如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競爭者的自身能力和崗位比較符合,那麽大概率會得到HR的青睞,畢竟只要面試崗位的競爭者能夠競爭上崗位,這完全可以算是HR本身的績效。

在職場當中,我們如果發現自己的學歷比較低和自己有職業的空窗期我們沒有必要過多的害怕,在投遞簡歷的時候,我們要盡可能的選擇自身能力和崗位比較符合的,最好有著相關工作經驗,當我們在這樣做以後才能將我們自身本身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才能用自身突出的工作的經驗去幫助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崗位,讓自己最終能夠通過面試。所以在職場當中,如果自己沒有被HR所看中,對方會以職場空窗期以及自己學歷低等這些相應的東西來去搪塞自己選擇去淘汰相應的競爭者。

其實並不是HR不喜歡職場空窗期,而是這只是HR的壹種借口,主要用來淘汰那些和工作崗位不符合錢,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的競爭者。

建國初期,五五年授銜的上將是多少?他們的名字和簡歷請介紹壹下

五五年授銜肖華簡歷的上將是55人肖華簡歷,分別是肖華簡歷

1、蕭克肖華簡歷,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2、李達,時任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3、張宗遜,時任副總參謀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4、李克農,時任副總長兼外交部副部長。

5、王震,時任副總長兼鐵道兵司令、政委。

6、許世友,時任副總長兼南京軍區司令。

7、鄧華,時任副總長兼沈陽軍區司令。

8、彭紹輝,時任副總長兼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9、張愛萍,時任副總長。

10、楊成武,時任副總長兼北京軍區司令、防空軍司令。

11、韓先楚,時任副總長。

12、李濤,時任總參謀部三部部長。

13、傅秋濤,時任總參隊列部長。

14、王平,時任總參動員部長。

15、呂正操,時任總參軍事交通部長。

16、傅鐘,時任總政治部副主任。

17、肖華,時任總政副主任兼總幹部部副部長。

18、甘泗淇,時任總政副主任。

19、宋任窮,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

20、賴傳珠,時任總幹部部副部長。

21、洪學智,時任總後副部長。

22、周士第,時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外訓練部長。

23、郭天民,時任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長。

24、周純全,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25、楊至誠,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26、陳再道,時任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兼武漢軍區司令、湖北軍區司令員。

27、陳奇涵,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法院院長。

28、王宏坤,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

29、蘇振華,時任海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0、劉亞樓,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

31、劉震,時任空軍副司令。

32、陳錫聯,時任炮兵司令。

33、韋國清,時任駐越南軍事顧問團團長,公安軍副司令。

34、陳士榘,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司令。

35、陳伯鈞,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

36、鐘期光,時任軍事學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37、宋時輪,時任總高級步校校長。

38、朱良才,時任北京軍區政委。

39、董其武,時任69軍軍長。

40、唐亮,時任南京軍區政委。

41、葉飛,時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兼福建軍區司令。

42、楊得誌,時任濟南軍區司令。

43、王新亭,時任濟南軍區政委代司令員。

44、黃永勝,時任廣州軍區司令。

45、李天佑,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兼廣西軍區司令。

46、陳明仁,時任55軍軍長。

47、賀炳炎,時任成都軍區司令。

48、閻紅彥,時任成都軍區第壹副政委。

49、謝富治,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兼政委。

50、陶峙嶽,時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

51、烏蘭夫,時任內蒙古軍區司令、政委。

52、周桓,時任沈陽軍區政委。

53、楊勇,時任中國人民誌願軍司令。

54、李誌民,時任誌願軍政委。

55、趙爾陸,時任二機部長。

參考資料來源肖華簡歷: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和國開國上將

張藝謀前妻肖華簡歷

張藝謀和肖華是初中同學肖華簡歷,又是壹起插隊的夥伴肖華簡歷,感情相當好。1978年,在張藝謀上大學之前,兩人結了婚。肖華的爸爸曾反對兩人來往,張藝謀只有托朋友換地址給肖華寫信。當時有3個男生追肖華,張藝謀還 張藝謀前妻肖華照片,張藝謀前妻

肖華的生平履歷

1916年1月出生於壹個貧苦的工人家庭。他少年時代就投身革命,讀小學時,受到中***地下黨員肖以儒校長、肖以佐教員的啟發教育

1927年春,秘密加入中***黨外圍組織“青年幹社”。1928年12月,正在興國縣立文蘭閣中學讀初中的肖華,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此後兩次參加興國武裝暴動。

1929年2月,年僅13歲的肖華參加興國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學習。這年春天,興國建立了***青團縣委,任組織委員。年底,被推選為興國***青團縣委書記。

1930年3月,肖華調入中國工農紅軍任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7月,轉為中***正式黨員。10月,又被任命為特務營三連政委。年底,三連在第壹次反“圍剿”中參加了龍岡戰鬥和東韶戰鬥。次年4月,被任命為特務營政委,不久,便帶領部隊參加第二次反“圍剿”主攻方向的戰鬥。

1932年1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以紅四軍***青團組織的代表,參加了***青團中央召開的第壹次代表大會。會後,調任紅十師三十團政委,3個月後,又被任命為紅壹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部長。在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及時召開青年工作會議,激發廣大青年參軍參戰的革命熱情,發揮青年在革命戰爭中的突擊作用。

1933年9月,***青團中央在江西寧都成立“少***國際師”,建制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師,肖華被任命為政委。肖華和師長陳光率部先後參加了閩北拿口戰鬥、黎川東南的團村戰鬥、邱家隘戰鬥,以及1934年4月的廣昌保衛戰,7月的大腦寨戰鬥,8月的驛前防禦戰,10月的石城保衛戰。在這些連續戰鬥中,肖華和師長深入前沿指揮作戰,同國民黨軍隊展開激烈的戰鬥,挫敗敵軍壹次次進攻,堅決完成了上級給予的作戰任務。

長征開始時,肖華和彭紹輝指揮“少***國際師”,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打退敵人壹次次進攻,完成了掩護軍委縱隊的任務。

1935年1月,肖華調任紅壹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在“四渡赤水”戰役中,他隨紅二師四團等部隊進行政治工作,參加戰鬥。之後,率領工作團協助劉伯承同彜民首領小葉丹歃血結盟,使紅軍順利通過大涼山。在十七勇士搶渡大渡河時,肖華在河岸邊親自吹起沖鋒號鼓舞勇士們勝利地渡過天險。在飛奪瀘定橋的戰鬥中,他隨右縱隊沿大渡河東岸向北疾進,並帶領突擊連,壹舉攻下鐵絲溝險關,有力地配合了左縱隊勝利搶橋。同年6月,被任命為紅壹軍團壹師政委。8月,肖華和陳光率領部隊走過茫無人煙的草地。9月,率紅二師作為軍團前衛,攻克甘肅南部的天險臘子口,勝利到達甘南重鎮哈達鋪。接著,調任紅軍陜甘支隊第壹縱隊第壹大隊政委。10月和楊得誌壹起率領第壹大隊,配合兄弟部隊急襲通渭城,激戰青石嘴,勝利到達吳起鎮。

到達陜北後,肖華率部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戰役。1936年2月,在東征的兌久峪戰鬥中,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英勇頑強,身負重傷。

抗日戰爭開始時,肖華任八路軍第壹壹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關戰鬥。不久,肖華被任命為三四三旅政委。1937年11月,肖華和旅長陳光率部進行了廣陽伏擊戰。次年3月,進行午城井溝戰鬥。

1938年8月,中央軍委組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肖華任司令員兼政委。肖華受領任務後,率部很快進入冀魯邊中心區樂陵縣城。隨後,壹面調整領導力量,擴大邊區武裝部隊,廣泛開展遊擊戰爭,迅速打開局面,壹面對反***頑固派開展統壹戰線工作,瓦解“冀魯聯防”,打擊反動民團,使冀魯邊抗日根據地得到迅速鞏固和發展。

1939年底,肖華任三四三旅政委兼魯西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次年初,被選舉為魯西行政公署主任。7月,任華北討逆野戰軍政委。其間,兩次發起討石戰役,粉碎了頑固派石友三部的企圖,鞏固了冀魯豫和魯西抗日根據地。

1941年12月,肖華任第壹壹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從這時起到抗戰勝利,肖華在山東工作期間,協助羅榮桓指揮山東軍民粉碎了日寇的頻繁“掃蕩”,積極開展對敵政治攻勢,爭取了四股偽軍先後反正,並使之改造成為壹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在領導整風運動、精兵簡政,開展“鐵的模範黨軍活動”等項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保證了各項運動的順利進行,勝利完成了中央軍委提出的各項任務,使山東抗日根據地不斷鞏固和發展。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中央作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重大戰略決策,並電令肖華,統壹指揮從山東抽調部隊橫渡渤海,進軍東北。肖華受命後,立即組織精幹的指揮機構,指揮數萬部隊沖破驚濤駭浪,順利到達東北。爾後,立即開展工作,開辟遼東根據地,站穩腳跟。

1946年1月,肖華被任命為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遼東省委書記。4月,指揮遼東軍區第三縱隊打敗國民黨軍對本溪的連續進攻。為牽制敵人的主力,肖華和軍區領導果斷地於5月發起了鞍海戰役,此戰役的勝利,對東北戰場以後的鬥爭起了重要作用,受到通電表揚。

1946年10月下旬,肖華審時度勢,抓住有利時機,果斷地組織了新開嶺戰役。集中四縱隊全部兵力,殲國民黨軍二十五師,師長、副師長以下5800余人被俘,創造了東北民主聯軍首次殲滅國民黨壹個整師的先例。

為加強南滿鬥爭的領導,中***中央和東北局成立南滿軍區,肖華被任命為副司令員兼副政委,並任南滿分局副書記。在堅持南滿根據地問題上,率先支持陳雲代表東北局作出的堅持南滿的正確決定。此後至1947年4月初,積極協助肖勁光,指揮四次保衛臨江的作戰,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南攻北守,先南後北”的戰略企圖,改變了東北戰場的態勢。

1948年5月,肖華改任為東北軍區第壹前線指揮所政委。下旬,參加了指揮解放長春的戰鬥。在圍困長春戰役中,他和肖勁光認真執行中央軍委和東北局“久困長圍”的方針,並及時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口號,經過大量的艱苦的工作,終於爭取了國民黨六十軍和新七軍先後起義和投誠,和平解放了長春。

長春解放後的第三天,肖華和肖勁光又奉命率部日夜兼程南下,參加沈陽外圍作戰。11月,肖華調任東北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肩負起創建新兵種的艱巨任務。此後,肖華率東北野戰軍特種兵部隊,參加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肖華於1950年3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委,同年6月調任總政治部副主任。1954年11月,兼任政治學院第壹副院長。1956年繼任總幹部部部長。在八屆壹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監委副書記。此後,又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監委書記,1959年被任命為中央軍委副秘書長。這個時期,他致力於人民軍隊光榮傳統的研究總結和宣傳,發表了許多重要文章,參與領導制定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條例》。抱病創作了《長征組歌》。

10年動亂中,被非法關押達七年半之久。逆境中,他始終堅持原則,堅持鬥爭。1975年恢復工作後,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委,蘭州軍區第壹政委、黨委第壹書記、甘肅省委書記。1983年6月,當選為六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分管全國政協提案工作。

肖華在中***第八屆、第十壹屆、第十二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是第壹屆、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肖華於1985年8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歲。

開國上將肖華簡歷

肖華1916年生肖華簡歷,曾用名肖以尊肖華簡歷,江西省興國縣人。1928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由團轉入中國***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青團興國縣委書記,紅四軍軍委青年委員,連、營政治委員,第十師三十團政治委員,紅壹軍團政治部青年部部長,紅軍總政治部青年部部長,少***國際師政治委員,紅壹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陜甘支隊第壹大隊政治委員,紅壹軍團第二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壹壹五師政治部副主任,三四三旅政治委員,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魯西軍區政治委員,壹壹五師政治部主任兼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遼東省委書記,南滿軍區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壹兵團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特種兵司令員。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委員,總政治部副主任,總幹部部副部長、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中央軍委副秘書長,軍事科學院第二政治委員,蘭州軍區第壹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產黨第八、十壹、十二屆中央委員。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開國上將簡歷

1、許世友

許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1955年許世友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中***中央軍委常委等。

是第壹、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產黨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第九、十、十壹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國***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壹次全體會議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副主任。

1985年10月22日16時57分,許世友因病逝世,享年80歲。

2、韓先楚

韓先楚(1913年2月 - 1986年10月),男,湖北省紅安縣(原黃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上將,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首任軍長,原中央軍委常委,福州軍區原司令員,蘭州軍區原司令員。壹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壹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

1986年10月3日,韓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歲。

3、呂正操

呂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呂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縣(今遼寧省海城市)人。

1923年入東北講武堂學習。畢業後,任東北軍第五十三軍連長、營長、少校副官隊長,第壹壹六師參謀處長,六四七團、六九壹團團長。

1933年參加熱河抗戰。1936年組織“東北武裝同誌抗日救亡先鋒隊”,任總隊長,參加“西安事變”。1937年5月加入中國***產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冀中人民自衛軍司令員,八路軍第三縱隊司令員,冀中軍區司令員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區總指揮部副總指揮。1943的任晉綏軍區司令員,中***中央晉綏分局委員。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鐵道部副部長、代部長,中央軍委軍事運輸司令員,解放軍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2009年10月13日,呂正操在北京逝世,享年106歲。他是最後壹位逝世的開國上將。

4、周士第

周士第(1900.9.9—1979.6.30),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1924年12月加入中國***產黨。

在革命生涯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獨立團第1營營長、團參謀長、代理團長、團長,第25師師長,第18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司令員等職。

參加北伐戰爭、南昌起義、長征、百團大戰,指揮晉北戰役,協助徐向前指揮晉中戰役、太原戰役,參與指揮扶_戰役和秦嶺戰役,連續解放漢中、廣元、劍閣、江油、綿陽等40多座縣城,參與指揮抗美援朝戰爭防空作戰。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79年6月30日於北京病逝,享年79歲。

5、韋國清

韋國清(1913年9月2日——1989年6月14日),廣西東蘭縣人。是中國***產黨傑出的政治工作領導者,著名軍事家。

1929年加入中國***產主義青年團,同年12月參加著名的百色起義,1934年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抗日戰爭時期,為建立皖東北和鞏固發展津浦路東地區抗日根據地發揮了重要作用;

淮海戰役中參加了圍殲杜聿明集團的作戰;建國後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中央軍委常委,主持全軍的政治工作。

1989年6月14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6歲。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榮獲二級八壹勛章、壹級獨立自由勛章、壹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授予壹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百度百科——許世友

百度百科——韓先楚

百度百科——呂正操

百度百科——周士第

百度百科——韋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