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出自《老子》
第64章:"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出自《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 食 埃 土 ,下 飲 黃 泉 ,用 心 壹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擴展資料:
《勸學》是《荀子》壹書的首篇。又名《勸學篇》。勸學,就是鼓勵學習。本篇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前壹部分(第壹段),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壹部分(第二、三段),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
《勸學》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壹、 學不可以已;二、 用 心 壹也,三、學也者,固學壹之也。荀子認為,學習首先需要修養品德氣質,保持專壹的品質,專門學習壹門技術才能速成(學壹速成),然後保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是正確的學習方向; 要善始善終,切忌半途而廢,以期達到完全而純粹的精神境界。
荀子是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壹,他的學生中最優秀的是法學家韓非子、秦朝丞相李斯、漢朝丞相張蒼。可見荀子之學為實學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