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壽是指福星、祿星、壽星。
1、“福星”又稱“福神”,在道教中稱“紫微大帝”,他掌管人間福氣的分配,在民間相當受尊崇。他的形象與財神趙公明有些像,是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富貴相。這位福神據說由唐代道州(今湖南道縣)剌史陽城死後擔任。
2、“祿星”又稱“文昌星”,他是讀書人的保護神,掌管人間功名利祿。有了科舉制度之後,他在民間開始備受尊崇。他的形象就像壹位朝廷大員,高貴不凡。祿神據說由“梓潼神”張亞子擔任,又稱“文昌帝君”。
3、“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是長壽之神。人們大多認為長壽的彭祖死後成為了“壽星"。人們對“壽星”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他有壹個大額頭,多數人認為這多半是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壹種意象。例如,被古人視為長壽象征的丹頂鶴的頭部便髙高隆起。此外,也有人認為那是壹種返老還童的象征,因為嬰兒的額頭往往因頭發少而比較明顯。
神話傳說
福祿壽三星,起源於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賦予他們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由於他們在漢族民間的影響力,封建政府曾借助其用於實施王道教化,道教也曾對他們大加推崇,以招徠信眾,擴大自己的聲勢和影響。
雖然他們後來失去了高高在上的神威,卻也因此獲得自由,走入尋常巷陌,千家萬戶,成為古代漢族民間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