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贊美"廉潔"的詞語有哪些?

贊美"廉潔"的詞語有哪些?

贊美"廉潔"的詞語有:清正廉潔,大公無私, 兩袖清風,光明磊落,開誠布公。

清正廉潔:qīng zhèng lián jié?

基本解釋:指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無私。與貪得無厭、貪贓枉法相對。

解釋: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無私。因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人們常用荷花來比喻,清正廉潔的人

例句:我們要大力弘揚我們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潔的傳統美德,提倡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清白做人的精神。

事例:清正廉潔壹般用於現在的領導或是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的人。

近義詞:水火無交、清正廉明、兩袖清風、廉潔奉公、不飲盜泉

反義詞:貪得無厭、貪贓枉法。

大公無私:dà gōng wú sī?

基本信息: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語出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無私。"

出處:《忠經·天地神明》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要把妳的誌向拿定,而且要抱著壹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心懷。 ★郭沫若《屈原》第壹幕。

近義詞:舍己為公、鐵面無私、公而忘私

反義詞:假公濟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徇私舞弊

用法: 作賓語、定語、狀語;用於歌頌人的品德。

英文: selfless

成語典故

春秋時, 晉平公有壹次問祁黃羊說:"南陽縣缺個縣長, 妳認為, 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叫解狐去, 最合適了。 他壹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妳的仇人嗎? 妳為什麽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妳只問我什麽人能夠勝任, 誰最合適; 妳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 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 解狐到任後。 替那裏的人辦了不少好事, 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壹些日子, 平公又問祁黃羊說:" 現在朝廷裏缺少壹個法官。 妳認為, 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以又奇怪起來了, 問道:" 祁午不是妳的兒子嗎? 妳怎麽推薦妳的兒子, 不怕別人講閑話嗎?"

祁黃羊說:"妳只問我誰可以勝任, 所以我推薦了他; 妳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 祁午當上了法官, 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 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 十分稱贊祁黃羊。

孔子說:" 祁黃羊說得太好了! 他推薦人, 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 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 便不推薦他; 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 怕人議論, 便不推薦。 像祁黃羊這樣的人, 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

兩袖清風:liǎng xiù qīng fēng?

釋義:比喻做官廉潔。也比喻窮得壹無所有。 現多數比喻為官清廉、不貪贓枉法嚴於律己的人。

外文名稱:The sleeves swaying with every soft breeze.

出處:明·於謙《七絕·入京》詩:"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潔身自好、廉潔奉公。

反義詞:貪得無厭、貪贓枉法。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

詳細解釋: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出自:《晉書·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示例:公子光明磊落,為天人所欽矚。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聶小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光明正大,胸無城府,居心叵測,浩然之氣。

反義詞:邪門歪道,心懷叵測。

開誠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詳細解釋:開誠:敞開胸懷,顯示誠意。指以誠心待人,坦白無私。

出自:《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示例:上頭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時時接見商人,與商人~,聯絡壹氣。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四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句:同誌之間有了矛盾,特別需~地協商解決。

成語故事:

“開誠布公”這則成語的意思是人們把“開誠心,布公道”簡為成語“開誠布公”,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評》,諸葛亮之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三國時,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極得皇帝劉備的信用。劉備臨終前,曾將自己的兒子劉禪托付給他,請他幫助劉禪治理天下,並且誠懇地表示,妳能輔佐他就輔佐他,如果他不好好聽妳話,幹出危害國家的事來,妳就取而代之。劉備死後,諸葛亮盡全力幫助平庸的後主劉禪治理國家。有人勸他進爵稱王,他嚴詞拒絕,並認為自已受先帝委托,已經擔任了這麽高的官職;如今討伐曹魏沒見什麽成效,卻要加官進爵,這樣做是不義的。諸葛亮待人處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馬謖(su)是他非常看重的壹位將軍,在攻打曹魏時當前鋒。因為違反節制,失守街亭,諸葛亮嚴守軍令狀規定,忍痛殺了他。馬謖臨刑前上書諸葛亮,說自己雖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沒有怨恨。諸葛亮自已也為失守街亭等承擔責任,請求後主批準他由丞相降為右將軍。他還特地下令,要下屬批評他的缺點和錯誤。這在當時是罕見的。公元234年,諸葛亮病死於軍中。他壹生清貧,並無什麽產業留給後代。

近義詞:披肝瀝膽,肝膽相照。

反義詞:惺惺作態,爾虞我詐。

參考資料

搜狗問問:/z/q368659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