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臬是壹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ī niè,意思:指土圭和水臬,古代測日影、正四時和測度土地的儀器。比喻標準、準則和法度,可以據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或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準則。
例句:別拿無知當個性,別拿胡說當圭臬。
出處:“圭臬星經奧,蟲篆丹青廣。”杜甫《八哀詩·故著作郎貶臺州司戶滎陽鄭公虔》
解釋:比喻標準、準則和法度;可以據此作出決定或判斷的根據。?
常用成語是奉為圭臬。
出 處:“三公者;余俱嘗親炙;奉為圭臬;何敢妄生議論。”錢泳《履園叢話》。
釋義:位列三公的人,我都親自侍奉,把這個當做我的人生準則,我怎麽隨便議論。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準則。
用 法:動賓式;作謂語;指十分信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