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考查學生對詩歌朗讀節奏的掌握。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譯文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壹層霜。
我禁不住擡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沈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古詩文朗讀節奏劃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方法:
壹、按音節兼顧意義來劃分。
例⒈故人具雞黍。
解析:按'二壹二'的節奏形式可以劃分為:故人╱具╱雞黍.也可按'二三'的節奏形式劃分為:故人╱具雞黍。
例⒉誰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按'二二三'的節奏形式可以劃分為:誰家╱新燕╱啄春泥。也可以按'二二壹二'的節奏形式劃分為:誰家╱新燕╱啄╱春泥。
二、連在壹起的兩個單音詞,朗讀時須讀斷。
例⒈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解析:'於是'是兩個單音詞,不得連讀,這句話的節奏應該劃分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而不能誤讀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例⒉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解析:'妻子'是兩個單音詞,朗讀時它們之間應有停頓,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要誤讀為: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三、句首語氣詞之後要停頓。
例⒈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解析:'若夫'是句首語氣詞,朗讀時其後要停頓,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例⒉蓋大蘇泛赤壁雲。
解析:'蓋'是句首語氣詞,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蓋╱大蘇╱泛赤壁雲
四、根據古代文化常識,正確劃分節奏。
例⒈虞山王毅叔遠甫刻。
解析:'虞山'是山名,朗讀時其後要停頓,'王毅'是姓名,'叔遠甫'是字,姓名和字之間朗讀時也要停頓,因此,這句話的朗讀節奏應劃分為: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如果缺乏古代文化常識,就很難正確劃分這句話的節奏。
例⒉侍中侍郎郭攸之。
解析:'侍中'、'侍郎'都是官職名,朗讀時其後要停頓,即,侍中╱侍郎╱郭攸之。
五、'也'用在句中作語氣詞,其後應停頓。
例如,余聞之也久。
解析:這句話應這樣劃分節奏:'余聞之也╱久'。如果誤將'也'看作是謂語前面的副詞狀語,就容易誤讀為'余聞之╱也久'。
六、根據語法結構劃分節奏。
例⒈先帝不以臣卑鄙。
解析:'先帝'是主語,'以'是謂語,'臣卑鄙'是賓語,'不'作'以'的狀語,故這句話的節奏可以這樣劃分:先帝╱不╱以╱臣卑鄙。如果不知道這句話的語法結構,很容易誤讀為:先帝╱不╱以臣╱卑鄙。
例⒉此庸夫之怒也。
解析:'此'是這句話的主語,'庸夫之怒'作謂語,因此,這句話的節奏可以劃分為:此╱庸夫之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