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忱這位皇帝在未登基之前曾長期被認為是癡傻之人,後因這壹印象而被宦官立為皇太叔,隨後又被擁立為帝。登基之後則開始勵精圖治,締造了?大中之治?,還因此得名?小太宗?。
少年時期李忱,原名李怡。其生母鄭氏本是鎮海節度使的妾室,後因此人謀反被誅而進入宮中,成了郭貴妃宮中的壹名宮女。後來,鄭氏偶然得到唐憲宗的寵幸,繼而懷上身孕,最後生下皇子李怡。李怡出生於810年,後於821年受封為光王。相傳李怡早年曾時常夢見自己乘龍上天,而鄭氏在聽聞此事之後則要求李怡不可隨意告知他人,於是本就話少的李怡自此變得越發寡言少語。因為他太過沈默寡言的緣故,旁人壹度認為他不是很聰慧。基於這壹印象,李怡沒少被小輩欺辱,像文宗、武宗等人都對他這位皇叔不是很客氣。
登基為帝846年,唐朝朝堂因武宗病重而暗流浮動,在武宗在位期間壹直受到打壓的宦官則開始趁機興風作浪。當時武宗並未冊立儲君,所以馬元贄等多位宦官便趁機擁立李怡為皇太叔。這些宦官之所以選擇李怡主要是因為他們覺得李怡不是很聰慧,更易於他們控制。李怡被立為皇太叔之後,其名字也隨之更改為李忱。不過馬元贄等人萬萬沒有料想到,李忱在以皇太叔身份開始監國之後,他所展現出來的果決並不似癡傻之人。然而,當他們意識到這壹點時已經為時晚矣。不久之後武宗逝世,李忱正式登基。
大中之治李忱登基之後,他同時對吏治、用人以及軍事等展開革新。在他的治理之下,宗室、宦官這兩股時刻威脅皇權的勢力成功得到壓制,持續多時的?牛李黨爭?也終於告壹段落。此外,為規避高官泛濫的現象,李忱還對高官人數進行了控制。在任用地方刺史時,李忱還都會事先對相關官員進行親自面試,待面試合格之後方能走馬上任。在軍事方面,唐朝在李忱在位期間曾先後征服吐蕃、安南等地,唐朝的疆域穩定因此得到保障。基於李忱的英明統治,本就因武宗統治而出現中興之態的唐朝得到進壹步發展,後世將這壹發展稱為?大中之治?。
中毒身亡古代很多皇帝都非常想要長生不老,李忱亦是如此。為了追求長生不老,李忱時常服用丹藥。859年,李忱在服用?仙丹?之後出現身體不適,且情況迅速惡化。這之後,李忱便因病無法早朝。待壹個多月之後,李忱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