躅的本義是足跡。
躅,漢語二級字,讀作:zhú。漢字基本字義是足跡。該字與躑組詞“躅躑”意為:徘徊不進,如“他躅躑在街頭”。
壹、躅zhú作為[名]的釋義如下:
1、足跡。
2、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跡)
二、躅zhú作為[動]的釋義如下:
1、用於“躑躅”,徘徊不行。
2、又如:躅躑(徘徊)。
3、踐踏;踏踩。
4、又如:躅躅(行走的樣子):躅足(猶跺腳);躅陸(頓足跳躍的樣子);躅蹐(小步行走)。
5、另見zhuó。
三、躅zhuó作為[名]的釋義如下:
1、足跡。
2、又如:躅路(道路)。
3、功績。
四、躅的成語如下:
1、好涵高躅[hào hán gāo zhú]喜歡混跡於高人之列。
2、流風遺躅[liú fēng yí zhú]見流風遺韻。指前代流傳下來的風雅韻事或好的風尚。出自金·蔡松年《雨中花》詞序:“方今天壤間,蓋第壹勝絕之境,有意十築於斯,雅詠玄虛,不談世事,起其流風遺躅。”
3、高躅大年[gāo zhú dà nián]意思是品德高尚而年紀高邁。出自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17章:“雖高躅大年,不復勞以朝請,而國有大故,當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