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來自伊朗,顧名思義,開出的花是紫色的。紫花苜蓿在西漢時期傳入我國,其主要用途是制幹草飼料或用作牧草。南苜蓿也叫苜蓿菜,花是金黃色的,比紫花苜蓿更適合人們食用,市面上常見的金花菜壹般指的是南苜蓿。
苜蓿營養豐富,是十分理想的家畜飼料,有"牧草之王"的稱號。其中富含的多種維生素對人體也有好處,處理時棄掉根莖,留下葉子,做出的菜口感鮮嫩、營養豐富,是春日裏的壹道佳肴。
苜蓿中有哪些營養成分?
《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顯示,每100克苜蓿中含:
水分90.2克,蛋白質5.0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2.9克;含有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0.02毫克,維生素B20.17毫克,維生素C102.0毫克,維生素E2.82毫克,胡蘿蔔素5.49毫克;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包括鈣112毫克,磷22毫克,鈉26.2毫克,鐵2.8毫克。
總體來看:
苜蓿含有90%的水分,能量很低。苜蓿的蛋白質含量是大白菜的5倍、西蘭花的1.5倍,在蔬菜中蛋白質含量相對較高,其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苜蓿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番茄的7倍,西蘭花的2倍,與彩椒的維生素C含量相當。苜蓿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比胡蘿蔔更高,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合成維生素A。苜蓿還是維生素K1的天然來源,具有促進凝血的作用。苜蓿的吃法
苜蓿在我國南方是壹種常見的食材,因為根部口感粗糙,因此人們食用時只取其嫩芽。苜蓿的做法很多,用面粉蒸、炒制、涼拌都可以。
各地區對苜蓿的叫法不同,用苜蓿做出的菜式也不盡相同。上海有"酒香草頭",江蘇有"蚌肉金花菜",江蘇有"草籽年糕",乍壹看毫無關聯,其實都是用苜蓿做的,且富有地方特色。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做法:酒香草頭
取苜蓿嫩芽,清水浸泡洗凈後瀝幹。鍋中倒油燒熱,加入苜蓿芽,大火翻炒至嫩芽體積縮小,加入適量鹽、白糖和白酒翻炒均勻,炒至苜蓿出水即可關火,加壹點味精,出鍋。
蚌肉金花菜
新鮮河蚌取出蚌肉,撒鹽洗掉表面黏液,洗凈後用料酒、蔥姜、鹽腌制半小時。腌好後煮半小時,切成片狀。鍋中倒油燒熱,放入苜蓿嫩芽和蚌肉翻炒,加適量鹽、生抽和砂糖調味,淋少許高度白酒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草籽年糕
苜蓿芽摘好洗凈,年糕切成條狀,少許臘肉切絲。起鍋倒油,放入臘肉炒至變色,加入苜蓿壹起翻炒,苜蓿變成翠綠色時加入少許料酒和鹽,加適量清水,加入年糕條翻炒均勻,煮壹會兒即可撈出食用。做餡
將苜蓿芽洗凈焯熟,擠幹水分後與絞肉、蔥姜等攪拌成餡,可以用來包餃子、包子,也是壹種常見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