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事件導致了許多負面影響。給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傷害,給下壹代的健康安全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後果;中國乳制品行業陷入信任危機,消費者信任下降,轉而購買進口奶粉,行業蒙受巨大損失;甚至整個食品安全行業也將遭遇信任困境,陷入銷售寒冬。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監管不足。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天然的要面對信息不對稱,如果想鑒定商品質量,將付出高額的成本。所以這就給生產經營者降低生產成本、不誠信經營留下了空間。當缺乏有效的監管和懲罰,企業的非誠信經營將變得很容易,且違法成本又低,企業違法將成為必然。
另壹方面,企業造假生產成本低,違法成本低,將有盈余投入到廣告宣傳上,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賺取更多的利潤。而誠信經營的企業,成本高,無法降價,沒有更多的預算投入到廣告宣傳上,銷量提高困難,反而沒有違法企業盈利多。這將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發生,激勵更多企業違法。
所以,政府應該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生產的監督和懲罰制度。嚴格的監督制度,可以避免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的食品流入市場;有力度的懲罰制度,讓違法企業承擔應有的代價,以此來提高違法成本,讓違法企業無利可圖,保護誠信經營企業持續發展。況且,企業誠信經營本就有利可圖。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會陷入選擇困境,為降低選擇的成本,更趨向於購買誠信經營的品牌。
企業誠信經營是柔性要求,要想誠信經營能真正的實現,需要用制度這壹剛性要求約束非誠信經營的行為,讓誠信經營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