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天氣常年在10攝氏度以上。
婺源縣地處中亞熱帶,具有東亞季風區的特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霜期較短、四季分明。2022年,婺源縣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9.4%。
婺源縣歷年平均氣溫為16.8℃,以1998年、2006年17.9℃為最高,1965年、1976年、1980年16.3℃為最低。最熱月7月,月平均氣溫為28.0℃。極端最高氣溫41.0℃,出現於1967年8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11.0℃,出現於1967年1月16日。
婺源縣總降水平均1962.3毫米,其中1-6月降水呈遞增趨勢,7-12月呈遞減趨勢;上半年占全年降水量的69%,4-6月為明顯雨季,稱為汛期,平均月雨量在200-300毫米以上,占全年降水量的47.9%。
江西婺源的自然地理情況
婺源縣以變質巖為主,沈積巖較少,巖漿活動微弱:變質巖面積2568.49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87.14%,主要為變余砂巖、板巖、矽質巖等,分布在縣境大部分地區,構成山地主體;沈積巖面積201.57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6.84%。
主要有碳酸鹽巖、碎屑巖、紅色碎屑巖,前兩者常組合出露在鎮頭至賦春、中雲、戴村壹帶,構成丘陵、崗地;巖漿巖面積177.45平方千米,占總面積的6.02%。
可分為燕山期和加裏東期花崗巖,前者主要分布在北部和東北部的閬山和大鄣山等地,後者主要分布在南東部的江灣鎮境內,風化剝蝕強烈,構成中低山及丘陵。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婺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