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兒
1940年的壹天下午,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的壹條小巷裏,壹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兒放學後正蹦蹦跳跳地往家走。她邊走邊玩兒,壹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壹位老人。
老人留著壹撮短而硬的小胡子,壹雙棕(zōng)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裏,壹頭灰白的頭發亂蓬蓬的。他壹邊低頭走路,壹邊像是在思考著什麽。冷不丁被小女孩兒撞了壹下,把他嚇了壹跳。他擡起頭,友好地沖小女孩兒壹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說完,不等小女孩兒回答,老人又低頭向前走去。
小女孩兒望著老人,只見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長,整個人就像裹在壹張大被單裏,腳下趿(tā)拉著壹雙拖鞋。“嘿(hēi)!這個人簡直就是從我的童話故事書裏走出來的。”小女孩兒這麽想。
回到家,她把碰到老人的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聽後興奮地大聲說:“孩子,妳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之壹,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小女孩兒聽了直納悶:這個連衣服都穿不整齊的人,怎麽能是“最偉大的人物”呢?
第二天,小女孩兒又遇上那位老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壹面踱(duó)步壹面埋頭沈思。“嗨,先生,您好!”小女孩兒主動打招呼。
老人擡起頭,茫然地望著小女孩兒,微笑漸漸地從他那憔(qiáo)悴(cuì)的臉上洋溢出來:“妳好!小姑娘。昨天我撞著妳了……”“我父親說您就是偉大的愛因斯坦。”“噢,他只講對了壹半———我是愛因斯坦,但並不偉大。”“我說也是嘛,瞧您,衣服還不會穿呢,怎麽談得上偉大呢?”
聽了這話,愛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窩裏突然放射出溫柔的目光。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壹攤,肩膀壹聳,沖小女孩兒做了個鬼臉兒:“妳說得對,我就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願妳肯教教我。”“這還不簡單!”小女孩兒將平日媽媽教給她的穿戴要領壹口氣全說了出來。“能記得住嗎?”她問。“也許能。”愛因斯坦模仿小女孩兒的語氣,將穿戴要領壹字不差地背了出來。小女孩兒高興得跳起來:“太棒了!”她馬上喜歡上了這個怪老頭。
第三天下午,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女孩兒。小女孩兒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壹跳:他整個變了壹個人,按小女孩兒說的那樣穿戴得整整齊齊!“愛因斯坦先生,您比昨天年輕了20歲。”“是嗎?太好了!我打算請妳到我那裏做客。”
小女孩兒跟著愛因斯坦走進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很大,到處擺著書架和書,屋子中間擺著壹張辦公桌,桌上的東西亂得壹塌糊塗。“您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小女孩兒這樣說。這話通常是她的媽媽訓導她的。“啊,小老師,請妳再教教我。”於是,小女孩兒手把手地教愛因斯坦:“咖(kā)啡(fēi)杯擱在這兒,煙灰缸放在那兒,文具該這樣擺……”愛因斯坦歪著腦袋看了看小女孩兒的安排:“嗯(?g),對,很有科學性。”
從此,小女孩兒每天放學後,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來坐坐。
壹天,小女孩兒的媽媽在街上遇到了愛因斯坦,她好奇地問:“愛因斯坦教授,我女兒跟您在壹起時,妳們都談些什麽?”“她教我怎樣穿戴,怎樣放東西和布置房間。這些天,她還常帶些小甜餅給我,不知道她是如何了解到我愛吃這東西的。我呢,簡直什麽也幫不了她,只能給她輔導輔導數學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