祟字讀 [suì]
祟,漢語壹級字,讀作祟(suì),其本義為鬼神制造的災禍。
拓展知識:
部首:示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0畫,康熙字典:祟(10畫)。
簡體部首:示部,部外筆畫:5畫,總筆畫:10畫,造字法:會意:從示、從出可拆字為“出示”。
繁體部首:示部,漢字是否常用:否,漢字五行:金,吉兇寓意:中,姓名學:自信,魅力,內斂之意,字體結構:上下。
五筆:BMFI倉頡:UUMMF鄭碼:ZIZB中文電碼:4378區位碼:4378四角號碼:22901。
統壹碼:795f筆順編號:5225211234筆順讀寫:折豎豎折豎橫橫豎撇捺,祟的筆順フ丨丨フ丨壹壹丨ノ丶。
《唐韻》《集韻》《韻會》?雖遂切,音粹。《說文》神禍也。《徐曰》禍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左傳·昭元年》實沈臺駘為祟。又《哀六年》河為祟。《前漢·江充傳》祟在巫蠱。《師古註》禍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故從出從示。
名詞釋義:
會意。從示,從出。示,與鬼神有關。表示鬼魅出來作怪。本義:鬼神制造的災禍。
名詞例句:
寡人不祥,被於宗宙之祟,沈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戰國策·齊策》
名詞例詞:
禍祟(災禍);祟書(迷信者認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時作祟,可在書上查出,此書稱為“祟書”);祟惡(指鬼神所作禍害)。
崇和祟的區別:
壹、指代不同。
1、祟: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迷信),借指不正當的行動。
2、崇:表示高、終了等含義;也做地名,傳為夏禹之父鯀所封之地;崇也是姓氏之壹。
二、性質不同。
1、祟:會意。從示,從出。示,與鬼神有關。表示鬼魅出來作怪。本義:鬼神制造的災禍。
2、崇:形聲。從山,宗聲。本義:山大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