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門店談判中的中方人員
1,《上甘嶺》中,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英雄氣概。而《豬排山》中,美軍的普通士兵除了也壹樣地英勇頑強外,他們還在戰鬥的間隙探討起他們所要奪取並保衛的豬排山到底有沒有價值,顯然,這不應該是他們思考的內容。這在中國士兵那裏是絕對不可能想像的,他們只有壹個信念,打仗並且打贏。
把贊美慷慨地送給了誌願軍戰士
2,《上甘嶺》裏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團結壹致,互愛合作,戰友情、階級情被渲染得淋漓盡致。而在《豬排山》中,居然出現了想當逃兵的戰士,每次進攻的時候,還必須派人監視著他進攻。3,《上甘嶺》沒有誤傷,《豬排山》美國軍隊卻出現了自己的的友軍打開探照軍“幫助”誌願軍打自己人的鏡頭。
英勇善戰的誌願軍戰士
有網友說,在當時作為敵對勢力的美國人拍攝的《豬排山》居然沒有醜化誌願軍。那意思我明白,不外是說我們的誌願軍確實是那麽地英勇,也同時佩服了壹把美國人的客觀和公正。是的,在電影裏面,我們看到的誌願軍很能打仗。但是,我還是看到了醜化誌願軍的鏡頭。1,誌願軍裏的那個廣播員。他年紀三十多歲,長得斯斯文文,白白凈凈,頭發也梳得壹絲不亂。面對話筒,他展開了對美軍的政治攻勢和心理攻勢,既有威脅,也有利誘。給我的印象是陰陽怪氣的。
誌願軍播音員
2,板門店的談判桌上,美國官員據理力爭,誌願軍官員卻是壹言不發。非但壹言不發,兩個誌願軍官員,壹個手持鉛筆傲慢地輕叩著桌面,壹個抽著香煙,翻著白眼,整個壹無賴的形象。所以我認為,說《豬排山》沒有醜化誌願軍那是不真實的。只不過,他們醜化的不是第壹線也即戰場上的誌願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