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題解
《黍離》選自《詩經·王風》,采於民間,是周代社會生活中的民間歌謠,基本產生於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距今三千年左右。關於它的緣起,毛詩序稱:“《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宗廟公室,盡為黍離。閔宗周之顛覆,仿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這種解說在後代得到普遍接受,黍離之悲成為重要典故,用以指亡國之痛。
[編輯本段]註釋
1.黍 :壹種農作物,即糜子,子實去皮後叫黃米,有黏性,可以釀酒、做糕等。
2.離離:莊稼壹行行排列的樣子。
3.稷 :谷子,壹說高粱。
4.行邁:遠行。邁,行、走;。
5.靡靡:遲遲、緩慢樣子。
6.中心:內心;
7.搖搖:心神不寧。
8.謂:說。
9.悠悠:遙遠的樣子。
10.此何人哉:這(指故國淪亡的淒涼景象)是誰造成的呢?
11.實:籽粒。
12.噎 :食物塞住咽喉,這裏指哽咽。
[編輯本段]譯文
那糜子壹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所求。遙遠的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那糜子壹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沈沈。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所求。遙遠的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那糜子壹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結出粒兒來。緩慢地走著,心中難過,哽咽難言。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憂愁,不了解我的人說我有所求。遙遠的的蒼天啊,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詩經-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xiǎn狁yǔn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yōu止。
憂心烈烈,載zài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pìn。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huáng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
戎車既駕,四牡mǔ業業。豈敢定居?壹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jí!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fēi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編輯本段]註釋
出自詩經·小雅·鹿鳴之什。
薇,野豌豆苗,可食。
作,生,指初生。止,語末助詞。
曰,言、說。壹說為語首助詞,無實意。
莫,通“暮”,本文指年末。
靡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不遑,不暇。遑,閑暇。
啟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啟,跪,危坐。居,安坐,安居。
柔,柔嫩。“柔”比“作”更進壹步生長。
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載饑載渴,則饑則渴;即又饑又渴。載。。。載。。。,即又。。。又。。。
戍,防守,這裏指防守的地點。
聘,問,謂問候。
剛,堅硬。
陽,十月為陽。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靡(mi,上聲),王引之釋為無止息。
盬(gǔ)止息,了結。
啟處,休整,休息。
孔,甚,很。疚,病,苦痛。
我行不來,沒有使者回去帶上對家人的問候。使,使者。來,同“勑(lài)”,慰勉。
爾,假作“”。,花盛貌。
常,常棣(棠棣),既扶移,植物名。
路,假作“輅”,大車。斯何,猶言維何。
君子,指將帥。
小人,指士兵。
戎車,兵車。
牡,雄馬。業業,壯大貌。
定居,猶言安居。
捷,勝利。謂接戰、交戰。壹說,捷,邪出,指改道行軍。此句意謂,壹月多次行軍。
骙(kui,陽平),雄強,威武。這裏的骙骙是指馬強壯的意思。
腓(fei,陽平),庇,掩護。
翼翼,安閑貌。謂馬訓練有素。
弭(mi,上聲),弓的壹種,其兩端飾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魚服,魚皮制的箭袋。
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棘,急。孔棘,很緊急。
昔,指出征時。
依依,茂盛貌。壹說,依戀貌。
思,語末助詞。
霏霏,雪大貌。
我行不來:我回不了家。來,同勑(lai四聲)回家
遲遲:緩慢
往,當初從軍
[譯文]
采薇采薇壹把把,薇菜新芽已長大。說回家呀道回家,眼看壹年又完啦。有家等於沒有家,為跟玁狁去廝殺。沒有空閑來坐下,為跟玁狁來廝殺。
采薇采薇壹把把,薇菜柔嫩初發芽。說回家呀道回家,心裏憂悶多牽掛。滿腔愁緒火辣辣,又饑又渴真苦煞。防地調動難定下,書信托誰捎回家!
采薇采薇壹把把,薇菜已老發杈枒。說回家呀道回家,轉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沒個罷,想要休息沒閑暇。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
什麽花兒開得盛?棠棣花開密層層。什麽車兒高又大?高大戰車將軍乘。駕起兵車要出戰,四匹壯馬齊奔騰。邊地怎敢圖安居?壹月要爭幾回勝!
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雄駿高又大。將軍威武倚車立,兵士掩護也靠它。四匹馬兒多齊整,魚皮箭袋雕弓掛。哪有壹天不戒備,軍情緊急不卸甲!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表達的情感: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出征的歲月裏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裏行間表達了對戰爭的不滿和對故鄉的思念。
《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興也。桃,木名、華紅,實可食。夭夭,少好之貌。灼灼,華之盛也。木少則華盛。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婦人謂嫁曰歸。周禮,仲春令會男女。然則桃之有華,正婚姻之時也。宜者,和順之意。室,謂夫婦所居。家,謂壹門之內。文王之化,自家而國,男女以正,婚姻以時。故詩人因所見以起興,而嘆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興也。蕡,實之盛也。家室,猶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興也。蓁蓁,葉之盛也。家人,壹家之人也。
朱熹註
題解
這首詩選自《國風·周南》,是女子出嫁時所演唱的歌詩。唱出了女子出嫁時對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歌中沒有濃墨重彩,沒有誇張鋪墊,平平淡淡。
[編輯本段]註釋
夭夭:充滿生氣的樣子。
華:古花字。
之子於歸:這位姑娘出嫁。
之,指示代詞。
①:蕡,音斑,果實將熟的樣子。有蕡其實:它的果實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樣子。
[編輯本段]譯文
桃樹長得多麽壯盛,花兒朵朵正鮮美。
這位女子出嫁後,定能使家庭和順。
桃樹長得多麽壯盛,果實累累結滿枝。
這位女子出嫁後,定能使家庭美滿。
桃樹長得多麽壯盛,綠葉茂盛展生機。
這位女子出嫁後,定能使家人幸福。
希望能對妳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