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卡百利樂隊卡百利樂隊(The Cranberries) ,又譯為小紅莓樂隊、紅草莓樂隊、小紅莓合唱團,1990年代成立於愛爾蘭利默裏克(Limerick)。與U2、Sinead O’Connor、Enya等壹樣,被譽為是帶領愛爾蘭音樂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卡百利樂隊壹***有5張錄音室專輯,2003年,隨著樂隊成員們紛紛宣布“單飛”,卡百利壹度沈寂了六年。這期間,樂隊主唱Dolores曾經發行過兩張個人專輯。2009年,Dolores公開宣布樂隊將重組並舉辦世界巡演,卷土重來,“卡百利”這個名字終於重新回歸大眾視野。
目錄
樂隊簡介樂隊地位
名稱來歷
組建過程
成員介紹主唱:Dolores Mary Eileen O"Riordan
貝斯手:Mike Hogan
鼓手、打擊樂手:Feargal Lawler
吉他手:Noel Hogan
樂隊發展歷程初期
90年代中期
休息時期
2009年重組
中國演唱會北京站
上海站
專輯發行簡述首張專輯
第二張專輯
第三張專輯
第四張專輯
第五張專輯
四碟裝珍藏版套裝
1992-2002精選集
雙碟裝限量版精選集
音樂作品樂隊簡介 樂隊地位
名稱來歷
組建過程
成員介紹 主唱:Dolores Mary Eileen O"Riordan
貝斯手:Mike Hogan
鼓手、打擊樂手:Feargal Lawler
吉他手:Noel Hogan
樂隊發展歷程 初期
90年代中期
休息時期
2009年重組
中國演唱會 北京站
上海站
專輯發行簡述 首張專輯
第二張專輯
第三張專輯
第四張專輯
第五張專輯
四碟裝珍藏版套裝
1992-2002精選集
雙碟裝限量版精選集
音樂作品
展開 編輯本段樂隊簡介
樂隊地位
卡百利與U2、恩雅(Enya)並稱“愛爾蘭國寶級藝人”,1989年成軍,全球唱片銷量超過2500萬張,在世界各地成績斐然。卡百利被視為愛爾蘭歷史上最偉大的另類搖滾樂隊之壹。[1]
名稱來歷
愛爾蘭是壹個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歐洲音樂重鎮,歌手樂隊人才輩出,卡百利樂隊便成立於此地。 樂隊照片(圖壹)
[2]卡百利樂隊原名為Cranberries Saw Us ,乃受壹部以小紅莓醬(Cranberry Sauce)為主題的歌劇有感而發命名的。主唱Dolores O’Riordan加入後, 提議改名為The Cranberries,簡短好記。[3]
組建過程
在卡百利樂隊成立以前,三個主要成員Noel、Mike和Fergal在壹個名叫“The Cranberry Saw Us”的樂隊中幹了大約半年。樂隊在組建後不久就經歷了“人員地震”,原主唱Niall為了個人發展選擇離開,為了不影響樂隊的正常發展,他把好朋友Dolores推薦給了樂隊。Dolores後來成了卡百利樂隊最重要的人物,聲樂專業出身的她很快便憑借音樂天賦和創作才華成為樂隊的靈魂人物,她獨特的咽音發聲讓卡百利嶄露頭角。 1993年,卡百利推出首張專輯《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每個人都可以做,我們又有什麽不可以?)。其中首支暢銷單曲“Linger”(徘徊)收錄其中。隨後短短壹年的時間裏,美國MTV臺開始大量播放卡百利的MV,為樂隊建立了無比忠實的聽眾群。 卡百利精選輯《夢》
[4]他們的第二首金曲"Dreams"(夢)在排行榜上成績不俗,帶動了首張專輯的熱銷,最後全球範圍內賣出800萬張,從此壹發不可收拾。[5]
編輯本段成員介紹
主唱:Dolores Mary Eileen O"Riordan
職責:主唱
姓名:全名為Dolores Mary Eileen O’Riordan(桃樂絲·瑪麗·艾琳·奧裏奧丹)。在嫁給巡回演出經紀人Don Burton後,改名為Dolores Mary O’Riordan Burton(桃樂絲·瑪麗·奧裏奧丹·伯頓)。
生日:1971年9月6日
家鄉:愛爾蘭Ballybricken
簡介:Dolores體形嬌小,但擁有天使壹般的歌聲,已和Duran Duran的巡回經紀人Don Burtom結婚,扶養Don前妻的女兒。卡百利樂隊受到人們喜愛與女主音Dolores是分不開的。她出身於壹個天主教家庭,三歲起就開始唱歌,練就了壹副天使般的嗓子,尤其是她獨特的咽音發聲,更是受到後來的壹些女歌手相繼的模仿(比如王菲),她高亢有力的嗓音及其獨特的愛爾蘭花腔可以說是樂隊的招牌。有人拿她和Sinead O"Connor相比,因為兩人無論音色、籍貫都差不多。十幾歲的時候,她已開始彈鋼琴並且自己作曲,另外也有了組建樂隊的壹些想法。2006年推出了首張個人大碟《Are You Listening》,2009年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No Baggage》。
創作靈感來自於:John Lennon 、Elvis Presley 、Amadeus和Pasty Cline
影響她的人有:The Smith、The Sundays、U2、R.E.M.和Sinead O"Conner[6] 主唱Dolores(圖壹)
主唱Dolores(圖二)
[7]
貝斯手:Mike Hogan
全名:Mike Gerard Hogan
中文譯名:邁克·霍根
職責:貝斯手(Bass Guiters)
生日:1973年4月29日
出生地:Limerick
Neol的弟弟,個性沈默孤僻沈默、乖僻,小時候即和哥哥Mike到處演奏吉他。1998年7月6日,與Siobhan O'Carroll結婚。他是樂隊的貝斯手。 [8] 貝斯手Mike Hogan
鼓手、打擊樂手:Feargal Lawler
全名:Fergal Patrick Lawler
中文譯名:弗加爾·勞勒
職責:鼓手、打擊樂手(Drums&Percussion)
生日:1971年3月14日
出生地:Limerick
Fergal Lawler有兩個姐姐,1997年4月16日與Laurie Guerin結婚。他是樂隊的鼓手和打擊樂手。 於Noel和Mike之後, 加入卡百利樂隊。 剛開始時Noel、Mike和他都聚集他家練習。Dolores加入後,在團中擔任鼓手和打擊樂手,但是他想當壹個音樂家,而不只是壹個鼓手而已。[9][10]
鼓手、打擊樂手Feargal Lawler
吉他手:Noel Hogan
全名:Noel Gerard Hogan
中文譯名:諾埃爾·霍根
職責:貝斯手(Electic & Acoustic Guiters,Background Vocals )
生日:1971年10月25日
出生地:Limerick
Mike的哥哥,個性活潑、外向,在團中擔任貝斯手。協助Dolores作曲,留著壹頭長發,演奏至“興奮”時會左右狂甩他的頭發。[11]
貝斯手Noel Hogan
編輯本段樂隊發展歷程
初期
1990年,來自Limerick的Noel和Mike兩兄弟,連同鼓手Fergal最早組成了樂團的雛形,當時樂團的名稱被定為The Cranberry Saw Us,主唱Niall Quinn是上述三人的朋友,他的唱法很玩鬧,樂隊走輕松的喜劇化音樂路線,比如有些歌被命名為“我外婆溺死在Lourdes的噴泉”(My Grandma drowned in a fountain in Lourdes),“I was always all ways”,“Throw Me Down A Big Stairs”等。
雜誌圖片(11張) 後來,Niall因為個人的原因離開了樂團,為了不影響樂團的發展,他推薦了他女友的壹位朋友Dolores。Dolores成功的贏得了樂團主唱的位置,並開始為之後的著名單曲《Linger》寫歌詞。她高亢有力的嗓音及其獨特的愛爾蘭花腔可以說是樂隊的招牌。 1992年,首支單曲"Dreams"登場,樂評佳評如潮但排行不買單;1993年推 出"Linger",再度叫好不叫座。直到1994年壹場決定性的演出:卡百利在美國擔任麂皮合唱團Suede的暖場團體,全場觀眾反應熱烈,反而對Suede失去興趣。 卡百利用獨立樂隊期間培訓出的實力:現場演唱,不只征服美國樂迷,更影響了日後女歌手的表演方式,從王菲、範曉萱、到小天後蕾哈娜,都有著Dolores聲音表情強烈的影子。他們偶然錄制的小樣在當地被壹搶而空,隨後錄制的樣帶也受到了罕見的壹致好評。經過幾家著名唱片公司的壹場競標大戰,卡百利最終與愛爾蘭唱片(Island Records)簽約。在首支單曲反映並不理想之後他們更換了經紀人。他們的第二支單曲《Linger》在美國成功地成為1993年熱門歌曲,這也使得樂隊在英國取得巨大成功。
90年代中期
在Dolores即將離開樂隊的傳聞中,卡百利樂隊發行了《To the Faithful Departed》,專輯銷量很好(也尚未超過上壹張專輯)但評論並不佳。 樂隊照片(圖二)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樂隊取消了壹次大型的巡回演唱會,關於即將解散的傳聞也四處傳播。 1997年,Dolores為丈夫Don生下了小寶寶Taylor。 1999年發行了回顧專輯《Bury the Hatchet》。 2001年卡百利樂隊發行《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這張專輯在當年美國告示牌上排名46位。接下來的壹年中他們推出了壹張大合輯《Stars - The Best of 1992 - 2002》,同時發行的還有DVD及音樂錄像帶。
休息時期
然而在2004年,卡百利樂隊宣布他們暫停樂隊事務以從事他們各自的事業。該年的早些時候,Dolores為梅爾·吉布森導演的《耶穌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演唱了主題曲《Ave Maria》,她還和Malcolm McDowell壹起為《羅斯托夫的野獸(Evilenko)》寫了壹首歌。 Dolores計劃在2006年底的時候推出她的個人專輯。而Noel Hogan前往the Mono Band繼續音樂事業。Dolores在2006年出演了亞當·桑德勒(Adam Sandler)主演的電影《Click》,片中她扮演壹位婚禮歌手,並演唱了《Linger》。
2009年重組
2009年8月,Dolores發行第二張個人專輯《No Baggage》後,便與前樂隊成員宣布,卡百利樂隊重組,年底將進行北美巡演,2010年春開始歐洲巡演。據Dolores O'Riordan 的聲明,卡百利樂隊其實此前並未正式宣布過他們會解散,但樂隊的成員自2003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壹起工作過。 卡百利樂隊演唱會
此年壹月在都柏林的Trinity 大學重聚並演唱了幾首樂隊的經典歌曲,是樂隊在六年來的首次公開演出。在那次重聚演出之後,樂隊各成員表示,他們都非常掛念彼此,於是壹致決定,暫停樂隊的休息狀態,重新上路。[12]
編輯本段中國演唱會
2011年7月16日,卡百利樂隊在葡萄牙波爾圖啟動全球巡演,隨後開啟亞洲之行,先後在印尼、中國、新加坡等地開唱。 演唱會海報
2011年7月26日、7月28日,卡百利樂隊分別亮相上海大舞臺和北京萬事達中心,舉辦兩場演唱會。這是卡百利首次來內地開唱。 樂隊計劃在此次全球巡演結束之後發行全新專輯《ROSES》(玫瑰),這也是他們繼2001年的《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醒來聞到咖啡香)之後十年來的首張全新專輯。首次來中國內地開唱的卡百利樂隊非常在意自己在中國的表現,為了給中國歌迷帶來最好的形象,他們對演出的制作水準要求很高。主辦方歌華萊恩表示,京滬兩場演唱會無論從場地規模還是制作成本上,都屬於他們這次全球巡演中的最高規格。[13]
北京站
時間:2011年7月28日地點:北京萬事達中心 票價:180 280 380 580 780 980 1280
演唱會現場(20張) 主唱Dolores盡管已踏入不惑之年,但她在臺上的活躍程度卻絲毫不減當年。開場時她身穿黑西裝配喇叭褲的復古造型帥氣十足,中間階段她戴上了羽毛頭冠,玩起了印第安扮相。唱到《dying in the sun》時,Dolores更是被自己感動,忍不住淚灑當場。而返場時她身穿白色吊帶小禮服大秀美背高唱《Dreams》時,歌迷們更是被深深傾倒。卡百利的演唱會沒有炫目的燈光舞美,也沒有華麗的演出服,他們是靠音樂本身來征服中國觀眾的。不止歌迷,就連很多音樂人當晚也因卡百利的精彩演出激動不已。演出臨近尾聲時,壹首經典的《Zombie》引發全場觀眾起立大合唱,場面十分壯觀。
演唱會高清圖(19張)返場曲目《Dreams》更是為演出畫上了壹個圓滿句號。[14]
上海站
時間:2011年7月26日 地點:上海大舞臺 票價:180 280 380 480 680 880 [15]上海演唱會,和全球巡演的內容基本壹致,演出時間大約90—100分鐘,二十多首曲目中包括經典曲目《Dreams》、《Zombie》和《Linger》,也有新專輯《Roses》裏的部分新歌。[16]
編輯本段專輯發行簡述
總的來說,卡百利的專輯只有五張,其它的都屬於精選。
首張專輯
1993 年2月22日,卡百利樂隊的首張專輯《Everybody Else Is Doing It, So Why Can’t We?》(每個人都可以做,我們又有什麽不可以?)問世,隨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並為她們贏得了世界性的榮譽。這張專輯在在Billboard專輯榜停留達兩年之久,在中國也有雙白金銷量。《Dreams》高亢的回復音色,發出Dolores自信的宣告,神話色彩的MV裏她淺吟低唱,和弦節奏密實緊湊,清爽幹凈。這首單曲後來曾被王菲翻唱成《夢中人》和《掙脫》。 相關評論 此專輯是樂隊的初試啼聲,卻贏得滿堂喝彩,而且在比較排斥英倫搖滾的美國,也獲得極大成功。樂隊先是正式憑借單曲“Linger”(徘徊)紅遍美國,而後再在英國出名的。不但是Dolores的嗓音,更主要的是他們把握住了旋律與節奏的變換,快慢相宜,英倫吉他流行曲的旋律與在當時比較少見的女主音結合,非常入耳,尤其以“Linger”(徘徊)、“Dreams”(夢)、“How”(怎麽了)為甚,美中不足的就是專輯內過多的情歌雖然增加了流行面,卻削弱了愛爾蘭樂隊獨有的音樂天分和氣質。
第二張專輯
1994年9月27日,他(她)們又發行了第二張專輯《No Need To Argue》(勿需爭辯),大獲成功,壹年內即熱賣壹千兩百萬張。樂隊也躋身世界壹流樂隊的行列。 《No Need To Argue》(勿需爭辯)專輯封面
相關評論 1994年,樂隊推出第二張專輯《No need to argue》。第二張專輯顯然要比第壹張顯得成熟和圓滑了許多。為了避免在流行的曲調中顯得過於蒼白和無力,他們特意創作了專輯裏唯壹壹首愛爾蘭之歌。反戰幾乎成了所有愛爾蘭樂隊固有的傳統。但是除此以外,幾乎都是情歌。主唱的嗓音在這張專輯裏表現的淋漓盡致,無論是高昂的,或者是婉轉的,真假嗓音之間的變換和獨有的高音,都讓人陶醉不已。這張專輯無疑是樂隊最為經典的作品之壹。
第三張專輯
1996 年4月29日,第三張專輯《To the faithful departed》(致逝去的信徒 )問世。 相關評論 《To the faithful departed》整張專輯制作得非常完整,也沒有水平參差不齊的歌。樂隊第壹次把歌詞放到了“反戰”這個字眼上,但不僅僅如此,他們還嘲笑了偶像(也許還包括自己),Dolores的嗓音終於可以暢快淋漓壹把。這張專輯比起他們的上兩張專輯而言,在編曲和配器上精巧細致,在歌詞裏內容更廣泛、更廣闊,卡百利樂隊可以歌頌愛情,可以庭院深深,可以幽怨曲曲,但他們也可以關註不幸、指責戰爭、呼喚和平,而且他們還可以做的很好。
第四張專輯
1999 年4月19日,卡百利樂隊推出了他們的第四張專輯,名為《Bury The Hatchet》(言歸於好) 相關評論 《Bury the hatchet》是樂隊強勢回歸的專輯,誕生了多首經典歌曲,Dolores寫了所有的歌詞並且參與所有歌曲的作曲。這張專輯不像第壹二張專輯那麽憂郁懷舊,也不想第三張專輯那般激進憤怒,樂隊的風格更加成熟,Dolores在淡出公眾視線的兩年多裏,用時間調節自己,在此期間,她的第壹個孩子泰勒也出生了。專輯中歌曲的主題各不相同,孕婦和兒童,離婚和虐待……這些也正反映了Dolores新的經歷新的思考。這張專輯除了封面設計是壹流以外,主唱的整個曲風就潛移默化地變得“母性”化了。曲調更為柔弱,而嗓音也離高昂越來越遠了。旋律滯重呆板不少,而歌曲快又快不起來,慢也沒慢下去,像溫吞水壹樣,聽完毫無印象。2000年4月19日,樂隊又發行雙碟裝的《Bury The Hatchet : The Complete Sessions 》,它是“言歸於好”這張專輯的增強版。1號碟與《Bury The Hatchet》這張專輯相同,2號碟中則主要以前面的專輯中的歌曲的現場版為主,另外也加入了Baby Blues(產後抑郁癥,這時候Dolores已經作母親了), Sweetest Thing(最甜蜜的事),Woman Without Pride(失去自尊),Such A Shame(恥辱),Paparazzi On Mopeds(騎腳踏車的攝影師)等幾首新歌。[17]
第五張專輯
2001年10月3日,卡百利樂隊的第五張專輯《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起床聞聞咖啡香)開始發行,這張在樂隊沈寂樂壇兩年後推出的專輯為樂迷們帶來了新鮮的氣息,專輯由昔日的制作搭檔Stephen Streets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制作完成。透過新專輯,可以聽見團員們內蘊的感情充分獲得釋放,而純熟的技術和默契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旋律流暢輕快的首支單曲“Analyse”(追根究底)提醒樂迷別鉆牛角尖、別追根究底,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簡單的幸福,極致展現主唱Dolores的招牌唱腔俳句式的 “Pretty Eyes”(迷人的眼睛)散發出迷人的60年代風味;“Time is Ticking Out”(時光飛逝)則延續卡百利樂隊的批判風格。另外,這張專輯根據不同的版本(英國版、北美版、日本版、國際版),還增加了幾首附送的歌曲以饋樂迷。 如日本版的就分別是:I Can’t Be With You (不能和妳在壹起,Live in Paris 1999),Zombie (行屍走肉,Live in Paris 1999)及In The Ghetto (猶太人區,Studio version)。 相關評論 《Wake Up And Smell The Coffee》由昔日的制作搭檔 Stephen Streets在愛爾蘭首府都柏林制作完成。透過新專輯,可以聽見團員們內蘊的感情充分獲得釋放,而純熟的技術和默契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旋律流暢輕快的首支單曲 “Analyse”(追根究底)提醒樂迷別鉆牛角尖,別追根究底,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簡單的幸福,極致展現主唱Dolores的招牌唱腔俳句式的“Pretty Eyes”(迷人的眼睛)散發出迷人的60年代風味,“Time is Ticking Out”(時光飛逝)則延續卡百利樂隊的批判風格。此外,這張專輯還根據不同的版本,加入了幾首附送的歌曲。[18]
四碟裝珍藏版套裝
2002年4月8日,卡百利樂隊發行了回顧歷史性質的《Treasure Box》(“珍寶盒”)。“盒子”裏是可謂重量級的四碟裝的珍藏版套裝,幾乎收錄了樂隊成立以來全部重要的歌曲,可以算是對樂隊成立十多年來的壹個總結。
1992-2002精選集
2002年9月16日推出的《Stars - The Best Of 1992 - 2002》(星光大道)則是主要收錄了1992年至2002年,樂隊這十年間的經典歌曲的精選集,***計20首歌曲。其中只有New New York(嶄新紐約,專為9.11而作)和Stars(星光大道)兩首是新歌。
雙碟裝限量版精選集
2002年9月24日,卡百利樂隊推出了壹張雙碟裝的限量版的精選集 - 《Stars - The Best of 1992-2002(Limited Edition)》,即(星光大道限量版)。其中壹張和前面的《Stars - The Best Of 1992 - 2002》完全相同,另壹張則只有五首歌,全部是200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錄制的現場版的歌曲,分別是:Zombie(行屍走肉),Ode To My Family(獻給我的家人),Animal Instinct (動物本能),Salvation (救贖),Daffodil Lament (水仙挽歌),這些都是為了紀念9.11事件而專門制作的。[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