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化與靜息電位都是細胞處於靜息狀態的標誌。
細胞膜處於安靜狀態下,存在於膜內外兩側的電位差,稱為靜息電位。壹般將細胞膜外電位看作零,細胞膜內電位用負值表示。
同類細胞的靜息電位較恒定,如哺乳類動物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為-70~-90mV。安靜時,細胞膜兩側這種數值比較穩定的內負外正的狀態,稱為極化。
產生原理
1、靜息電位產生原理
細胞未受刺激時,存在於細胞膜內外兩側的外正內負的電位差。它是壹切生物電產生和變化的基礎。當壹對測量微電極都處於膜外時,電極間沒有電位差。在壹個微電極尖端刺入膜內的壹瞬間,示波器上會顯示出突然的電位改變,這表明兩個電極間存在電位差,即細胞膜兩側存在電位差,膜內的電位較膜外低。該電位在安靜狀態始終保持不變,因此稱為靜息電位。
2、動作電位產生原理
細胞外鈉離子的濃度比細胞內高的多,它有從細胞外向細胞內擴散的趨勢,但鈉離子能否進入細胞是由細胞膜上的鈉通道的狀態來決定的。當細胞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測單壹神經纖維靜息和動作電位首先是少量興奮性較高的鈉通道開放,很少量鈉離子順濃度差進入細胞,致使膜兩側的電位差減小,產生壹定程度的去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