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肥皂 [ féi zào ]
解釋:近代洗滌去汙用的化學制品,通常制成塊狀,沿舊稱。壹般洗滌用的肥皂用油脂和氫氧化鈉制成。工業上用重金屬或堿土金屬鹽的肥皂做潤滑劑。
曹禺 《北京人》第壹幕:“原來他的化學教科書不好,那節肥皂的制造方法,沒有寫明白。”
二、皂白 [ zào bái ]
解釋:亦作“皁白”。黑與白。多比喻非與是。
《詩·大雅·桑柔》“匪不能言,胡思畏忌” 漢 鄭玄 箋:“賢者見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別皁白,言之於王也。”
三、香皂 [ xiāng zào ]
解釋:在精煉的原料中加入香料而制成的肥皂。多用來洗臉或洗澡。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初集·公大將軍延師》:“每日晨興,則八童齊侍,其壹首頂銀盆,跪而請盥,壹執潄具,壹執巾帕,壹執鏡奩,壹執香皂,餘皆撩衣攝裳,環伺左右。”
四、皂幡 [ zào fān ]
解釋:黑色旗子。
《宋史·禮誌五》:“又設皂幡,刎鵝頸血置槃中,楊枝灑水龍上,俟雨足三日,祭以壹豭,取畫龍投水中。”
五、皂湯 [ zào tāng ]
解釋:浸泡皂莢的水。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檢毆死屍,先乾檢壹番,次以皂湯洗滌垢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