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瑯上口拼音是láng láng shàng kǒu。
偏正式;作賓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示例:
1、但在我自己有記憶的二、三歲時,她已經把唐詩絕句教我暗誦,能誦得瑯瑯上口。(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詩歌與文藝》)
2、音節整齊勻稱,平仄相調,就會有節奏感、旋律美,如果再安排好韻腳,就會更加和諧悅耳、瑯瑯上口,而且使前後語句渾然壹體,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贊總理》)
瑯瑯上口例句:
1、也可以自己創造新的酒令出來,但是壹般人沒有壹定的猜碼水平是想不出既合乎情理有瑯瑯上口、符合情境的酒令。
2、在配合前壹章的打扇小宮女,兩章的標題讀起來可謂瑯瑯上口。
3、滿人的字輩壹般由吉利的單字組成,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綴連起來,瑯瑯上口,組成代表壹定含義、體現壹定價值觀、或對子孫寄與殷切期望的詩句。
4、氣勢宏偉的壹系列頌歌,不僅是當時婦孺皆知、瑯瑯上口的文學詩篇,而且是有名有姓、有根有據的鮮活歷史。
5、寫排比句有許多好處。它能夠使人強烈的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讀起來瑯瑯上口,有壹種音樂感和節奏感。這樣的句子用在文章裏,語言很美,很生動,很形象。使人讀後有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