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仲素 ? [朝代] 唐代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壁暗蟲通夕響,寒衣未寄莫飛霜。
標簽: 閨怨 秋天 思念 情感 季節
《秋夜曲》譯文計時的漏壺在長夜裏響起“丁丁”的滴水聲,
天幕上輕雲在緩慢地移動,月亮時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
暗處的秋蟲壹整夜都在鳴叫著,
突然想起還沒有給出征作戰的丈夫準備寒衣,此時千萬不要下霜。
《秋夜曲》註釋
⑴丁丁:擬聲詞,形容漏水的聲音。
⑵何:何其,多麽。
⑶漫漫:形容輕雲的形狀變幻。
⑷暗蟲:暗處的秋蟲。
⑸通夕:整晚,通宵。
⑹響:鳴叫。
⑺征衣:出征將士之衣,泛指軍服。
⑻寄:寄送,寄達。
⑼莫飛霜:千萬不要下霜。
《秋夜曲》賞析這是寫宮怨的詩。前兩句寫秋夜微涼,景物淒清;後兩句寫寂寞難寢,所以殷勤弄箏。所謂“心怯空房”,其實是無人臨幸的委婉說辭而已。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掩蔽得嚴嚴實實。壹經點破,怨情即躍然眼前。
《秋夜曲》作者張仲素簡介張仲素(約769~819)唐代詩人,字繪之。符離(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貞元十四年(798)進士,又中博學宏詞科,為武寧軍從事,元和間,任司勛員外郎,又從禮部郎中充任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張仲素擅長樂府詩,善寫思婦心情。如"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提籠忘采葉,昨夜夢漁陽"(《春閨思》),"夢裏分明見關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閨思》),刻畫細膩,委婉動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語言慷慨,意氣昂揚,歌頌了邊防將士的戰鬥精神。
張仲素的其它作品○ 春閨思
○ 燕子樓詩三首
○ 塞下曲五首
○ 秋閨思二首
○ 張仲素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