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持近義詞:虛心、謙和、謙虛、自持等。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詞匯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語,與“近義詞”意思相近的詞為同義詞。如“美好”和“美妙”、“懶惰”和“怠惰”、“枯萎”和“幹枯”、“寬敞”和“寬闊”。
主要區別:
1.意義不同
詞義程度的輕重:不少近義詞所表示的事物在概念上差不多,但程度上有輕重的分別。如“信任”“相信”。“相信”是“認為正確或確信而不懷疑”,程度較輕;“信任”指“相信而敢於托付”,程度較深。
詞義的著重點:“詭辯”與“狡辯”同是“無理強辯”的意思。但詭辯重在“詭”,即“欺詐、怪異,用欺詐的手段、奇怪的言辭、似是而非的論證來為自己的謬誤辯護”;“狡辯”則著重在“狡”,即“不老實,耍花招,歪曲事實,狡猾地為自己錯誤的言行進行辯護”。
詞義範圍的大小:“開墾”“開拓”“開辟”都有“開發”的意思。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以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之上加以擴充”,兩者詞義的範圍較小;“開辟”著重指“新開發、新開創”,詞義範圍較大。
詞義使用的對象:有些詞盡管意義相近,但是適用於不同的對象和情況。“領略”“領會”都有“理解、體會、認識”的意思。但前者著重指情感上的體驗、欣賞,可以連接“風味”“風光”等;而後者著重指理性上的了解、體會,適用於抽象的事物,可以連接“內容”“道理”等。
2.色彩不同
感情色彩不同:“鼓動”、“鼓舞”、“煽動”都有“激發人的情緒使之行動起來”的意思。但“鼓動”是個中性詞,“鼓舞”是褒義詞,“煽動”是貶義詞。語體色彩不同。語體色彩的區別主要表現在書面語和口語上。
3.用法不同
從詞語的搭配上:如“交流”和“交換”,“交流”多偏重於虛的事物,“交換”多偏重於實的東西。從語法功能上辨析:“公然”、“公開”,“公然”只能當狀語。“公開”可以充當狀語、謂語、定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