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她的同齡人正準備上高中時,她已經考上了北京大學。去年,年僅14歲的洪欣格獲得北大首批校長推薦學生的資格,也成為全國90個校推生中年紀最小的壹人。記者在北大校園見到這個“95後”新生,由於年紀小,她比其他新生顯得瘦小壹些,戴著眼鏡的她看起來有些文弱,但是聊起天來卻很開朗。
年齡最小的“校推生”
去年,江蘇的天壹中學成為北大首批39所試行校長推薦制的學校之壹,洪欣格和其他兩名同學成為了候選人。按照洪欣格所說,他們三人平時成績都比較拔尖,在伯仲之間,所以“選誰都有可能”。學校對三人進行面試,面試問題包括對團隊精神、協調能力、綜合素質等的考驗。面試結束後,考評小組又召開了會議,決定洪欣格成為最終人選。
雖然三人各有所長,但是洪欣格的當選也在同學的意料之中。他們班的團支書梁佳艾認為,洪欣格和其他兩名同學比起來,發展更加全面:“她各科均衡,綜合素質高,不僅包括文化素質,還包括心理素質,知識面比較寬。”
雖然當時考慮過要出國,但是由於年紀太小,父母還是希望她在國內完成本科學習。而北大作為國內最知名的學府之壹,也是洪欣格在國內最心儀的大學。
於是,當時只有14歲的洪欣格,成為了全國校長實名推薦制的學生中年齡最小的壹個。
不靠加分考上北大
天壹中學的校長非常喜歡這個年紀小的優等生,在推薦詞裏不乏贊美,稱其“個性顯著、有著較強語言天賦和出色自主學習能力”、“有著宏大的理想和明確的人生規劃”、“在未來有較大發展潛力與發展空間”。
獲得了這個資格以後,洪欣格承認自己壹方面不免會因為30分到手有些懈怠,壹方面發現自己不再是代表自己去考試,還代表著學校,更平添了壓力。
到了高考階段,洪欣格的心理狀態卻變得非常不好,“我其實考試就緊張,緊張到會肚子疼”。在上考場前,洪欣格為自己設計了壹套心理暗示減壓法:第壹門語文考試前,不去聽廣播裏播放的考試說明,閉眼沈思,忘記緊張;到第二門考數學時,就不停對自己說,語文都過來了,數學怕什麽;後面的科目也以此類推。
對洪欣格來說,這樣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她在江蘇高考中得到430分,以她自己的評價是正常水平偏上的成績。這個成績讓她不用加自主招生的30分就考上北大。但是她還是很感激自己獲得了校長推薦的資格,因為江蘇理科前十名都有各種加分,如果沒有了30分,她就可能無緣自己最喜歡的光華管理學院。
上小學時接連跳級
為什麽洪欣格會早3年讀大學?原來,洪欣格就讀的小學是壹所私立小學,所以體制上更為靈活。當時,希望孩子早點讀書的父母把沒有上過幼兒園大班的洪欣格帶去學校,通過了入學測試。
壹年級時,洪欣格雖然比同學小壹歲,但是成績卻很突出。於是家裏就想讓她試試去跳級。經過學校同意後,小洪欣格就直接跟著三年級上課。她壹邊自學二年級的課壹邊跟三年級:“好在二年級課程不難,很快在三年級裏成績也排在了前面。”
讀完五年級後,9周歲的洪欣格直接進入了天壹少年班,初中也只讀了兩年。到了高中,她就比同學們小了三歲,是班裏年紀最小的學生。
陰差陽錯考出雅思高分
除了年紀小,洪欣格的種種成績甚至讓比她大三歲的學生都要汗顏。按照校長推薦的介紹,她對金融學、經濟學、中外文學、哲學等方面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並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書籍,包括很多英文原版書籍;同時,她還選修了中學國際部的AP經濟學、AP數學、AP物理及學術英語四門美國課程。
最讓人咂舌的是她在語言學習上的天賦:取得IELTS考試 7.5分,TOEFL考試106分,SAT1考試2160分,SAT2考試2400分(滿分)的好成績。但令人意外的是,參加這些外語水平測試,其實是緣於她母親的壹次失誤。高壹暑假時,洪欣格要參加壹場外語口語比賽,讓母親給她報壹門口語補習班,可媽媽卻弄錯報了雅思教學班。既然學了,洪欣格就讓自己試試,可是這壹試連她自己都沒料到,壹舉得到了7.5分的高分,“這個成績可以去申請任意壹所英國大學”。
雅思考出了高分,洪欣格便萌生出國讀書的念頭。第二年,她又連續考了托福和SAT1和SAT2,準備每項考試的時間都只有壹兩個月,卻全部取得了高分成績。
讓洪欣格印象最深的是考SAT1的時候,會考結束以後,她只有壹個月的準備時間。為了專心備考,她向學校提出免修語文和英語的要求。天壹中學不僅開明地同意了這個要求,還批給她自己壹間教室自學了壹個月。校長評價說:“這壹個月的時間,洪欣格表現出了比同齡人更強的自律能力和自學功底。”
說不出來的學習秘籍
跳級耽誤壹年的課10多天就能趕上,英語也是突然“莫名其妙”就冒尖,對於自己優異的成績,洪欣格卻認為是有些“運氣”。她說不出自己的學習秘訣,也稱不會多給自己加量加題,“我做的和其他同學都壹樣,並不比他們多做壹些。”也許這就是天賦使然。
不過這些榮譽倒沒有讓洪欣格很較真,她認為是否能進班級前十靠的是實力,而究竟是在第幾名,有時靠的卻是運氣,而自己在關鍵時候總有那麽點運氣。這樣的好心態也讓她在學業上表現突出:“考試就是這樣,妳越在心理上輕視它,反而結果越好。”
作為95後的洪欣格,在90後的同學中是個小妹妹,但和同齡人比,卻又多了點成熟。這個好像是活在“夾層”中的孩子,卻擁有“兩頭”的朋友,而且在“兩頭”都玩得很開心。“我不覺得自己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孩子”。
發泄解壓寫小說
成績越好,壓力越大,洪欣格也同樣會被壓力困擾,但是她有自己獨特的解壓方法:寫小說,而且專門寫虐文。“我心情越不好,就越虐我文裏的主人公。虐慘了我也發泄完了。”她至今已有50多萬字的文學筆記,如《水做的女兒》《亡國之女——西施》等,其中多篇發表在知名雜誌上。
因為愛看網絡文學,洪欣格寫的小說文體也各異,武俠、玄幻、穿越全都嘗試,但是這些作品都是她個人心情宣泄的壹種方式,“沒想過去發表,甚至很多都沒寫完,等我心情好了也許就不寫下去,下次心情不好又重新開始寫壹篇。”
到高三時,寫小說甚至成為她的壹種期盼,每天做作業時,她就不停對自己說:“趕緊做,做完我就能去寫上壹段。”這種方法大大提高了她的學習效率。
提前來京學習GMAT
雖然北大要9月1日報到,洪欣格卻在8月8日就趕到了北京。她是和中學老師壹起,作為學校天文社團的代表,參加北大青年天文學會的活動,壹起去內蒙古觀看流星雨。
洪欣格自嘲雖然高中參加過天文社,但是連天文望遠鏡都沒看過:“我就是個‘打醬油’的。”
從內蒙古回來後,洪欣格並沒有回無錫,而是留在北京上GMAT的班。還沒有開始本科學業就開始準備GMAT,聽起來匪夷所思,洪欣格卻把它當成開學前收心的壹種方式。她為自己定的計劃是在2012年前考完GMAT,畢業後去國外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