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教學目標:
(壹)、知識與技能:
了解本首歌詞的創作歷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歌詞中的語言;提高詩歌的朗讀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蘊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過合作交流,理解詩歌用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厚濃郁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詩中所表現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歌贊頌黃河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內涵。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黃河的文化內涵。
教學設計:
《黃河頌》是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也可當作壹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壹年級學生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調動學生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生對本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多少有壹定的了解,也有著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並強化這種感情。我設計在課堂上借助音樂的力量,通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生的心靈,並且在適當的音樂背景下,通過配樂朗讀反復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後對第二節文字做壹思路分析即可。總的來說,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為主,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學課時:壹課時
教與學的過程:
壹、導入新課:
播放《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大屏幕上打出黃河的圖片,老師壹邊播放音樂,壹邊作出如下的解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每壹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壹奇景,感慨不已,於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壹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壹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 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由八個樂章組成,經冼星海譜曲後風行全國:《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播放音頻:《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保衛黃河》。
二、學會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範讀。強調朗讀時,要註意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同時要融合國難當頭的悲壯情懷;
2、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指導朗讀: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註意停頓,以示區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壹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後面的四個分句註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沈,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
(4)最後的兩句“像妳壹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鬥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3、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4、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並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言者也可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5、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壹小節、甚至壹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6,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組合,予以鼓勵。
註 :環節的設置意在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三、內容研討
(壹)、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二)、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壹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麽?
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三)、歌詞部分在“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哪壹個詞總領,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對黃河進行了近鏡頭特寫、俯瞰全景式總寫、縱向描寫、橫向展開,由“望”字總領,表現了黃河壹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
(四)、品嘗“頌黃河”部分。
1、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以“啊!黃河!”為標誌分為三層,分別從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這三方面歌頌 了黃河。
2、歌詞中反復出現的“啊!黃河!”起了什麽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把歌詞主體部分從“啊!黃河!/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妳的哺育下/發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環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制勝法寶。
(五)、“頌黃河”之後,作者又加了壹個尾聲,想想看,這壹尾聲起什麽作用?詩歌最後兩句采用什麽修辭方法,起什麽作用,表達了什麽感情?
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是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充滿了戰鬥的決心,反復起強調作用,表達了對民族精神的贊頌,也表達了必勝的信心。
(六)、1、品賞詩歌的語言特點和風格。學生談壹談:妳認為這首詩的風格屬於哪壹種?為什麽?妳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壹兩例嗎?
明確:本詩屬於直白抒情、風格豪邁類,因為詩歌以明朗的語言塑造了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並且多處以“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了熱愛黃河的感情,充滿雄渾豪邁之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2、、小結。(大屏幕顯示下列板書)
序曲:描繪雄姿和氣勢
主體:歌頌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英雄的業績、偉大堅強團結壹致的精神。
尾聲:表達強烈的願望和堅定的信念。
黃河——(象征)——中華民族
課文中值得學習借鑒的表現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復(3)比喻擬人
三、學生自由暢談,說壹說在讀詩時,妳從詩句中想到了什麽?可結合壹句詩來想像,也可結合幾句詩來談,還可結合全文來說。
四、拓展延伸,參與實踐。
1、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談談我們應為振興中華作出怎樣的貢獻,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
2、課後向老人詢問抗日救亡時的小故事。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壹、導入:
1、讓學生說說妳見到的黃河。
2、欣賞歌曲〈黃河頌〉。
教師: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以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在藝術作品當中廣泛出現。人們歌詠它,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壹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蒼桑,它與它的人們壹起經歷過抗爭與苦難。下面就請同學們欣賞壹首和黃河有關的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3、讓學生說說聽之後的感受。
4、這首歌曲的名字是?詞作者是?曲作者呢?
二、介紹寫作背景:
先讓學生介紹。
1938年,抗戰正在激烈進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正踐踏著華北大地。在中華民族到最危險的時刻,英勇無畏的華夏兒女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推入高潮,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讀到了《黃河頌》這首組詩也是異常激動,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和光未然合作,連續寫作六天,完成了壹部史詩性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這組歌隨後唱過大江上下,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戰。《黃河大合唱》壹***八個樂章,其中的《黃河頌》、《黃水謠》和《保衛黃河》流傳最廣。今天呢,老師就和大家壹起來學習第二樂章《黃河頌》。
二、讀,感悟。
1、解題:課文的題目為“黃河頌”,其關鍵詞應是?
課文分為兩部分:朗誦詞、歌詞。
2、聽課文配樂朗誦。要求:(1)體會朗誦詞的作用(2)朗誦者是如何朗誦的?在壹些關鍵處做標註。
3、思考朗誦詞的作用:朗誦詞在歌詞之前,可以起到壹種鋪墊、提示、總起這樣的作用。他提示我們後面的歌詞要贊頌黃河的英雄氣魄和民族精神。
4、壹起來把朗誦詞讀壹下,體會它所起的作用。同時,老師希望,在能夠對後文起到作用的關鍵詞、句同學們應當在讀的時候加強語氣。
5、快速瀏覽歌詞,思考妳認為哪些詩句直接描寫了黃河的英雄氣魄,而哪些詩句又集中地贊頌了黃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壹直到“劈成南北兩面”,這描寫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6、自讀,體會怎樣通過朗讀表現黃河的英雄氣魄。(提示:註意重要詞語)
(1)望黃河滾滾”的“望應該拖長壹點(2)奔向東南”的“奔”讀得快壹點,要用力。(3)“掀起萬丈狂瀾”的“掀”聲音也應當隨之高亢起來。(4)“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讀得有壹種高低起伏的感覺。(5)劈成南北兩面要用力,幹脆。
(2)看來,我們要讀好課文,讀好詩篇,壹定要讀好關鍵詞。
7.齊讀這壹節。
8.:很好!這就是黃河的氣魄!壹瀉千裏,氣勢磅礴,所以見到黃河這樣的壹種氣魄,詩人對它的贊頌之情隨之也油然而生,噴勃而出。所以,後面就是在贊頌黃河,對吧!我們可以根據壹個很明顯的標誌把這壹部分分為三個層次,它是?(瀏覽,回答)。這三個層次的朗誦方法壹樣嗎?小組討論,作答。
第壹個“啊,黃河!”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贊頌黃河對中國的貢獻,寫到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既然是搖籃,我們就應該讀得深情壹點。
第二個“啊,黃河!”它是從地理位置的優勢來描寫、抒發對黃河的情感。所以,讀得要比第壹個稍微帶點感情壹些。寫到了它像壹個巨人。既然是壹個巨人,我們就應該讀得更加堅定。
而第三個則是寫的黃河的澤被眾生,它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所以,讀時感情要最濃厚的。寫到了它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就應該在讀這壹段的時候使感情達到頂峰。
9、分角色朗讀這壹部分。
10.太好了。同學們的朗誦可以登臺表演了。回憶壹下,我們剛才在朗誦的時候,我們可以總結出來的經驗:要讀好詩歌,要註意些什麽問題?
我們要讀好詩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來讀,還要讀好關鍵詞句。這樣呢,我們就能夠把詩篇讀出情感,讀出韻味。最能夠體現詩句的內容、抒發我們感情的詞語,就是關鍵詞。
11.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強我們的朗誦效果?
布置背景、在朗誦時配上音樂、加入動作,表情,增加手勢、分角色來讀,把詩歌的韻味層次都讀出來。
12.選擇自己喜歡的壹種,進行全文朗誦。
五、很好,我們今後在朗誦詩歌的時候,壹定要記得我們今天這堂課上同學們總結出來的讀詩的方法。這就是《黃河頌》。它只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二樂章。那同學們想了解更多的《黃河大合唱》的內容嗎?那咱們今天的課呢,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同學們能夠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去了解《黃河大合唱》,去真正地感受到黃河的氣魄。不過,這裏我還是給大家準備了它的第七樂章:〈保衛黃河〉,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朗誦方法來感情朗誦壹下這首歌詞?
1、小組合作,探討朗誦方法,推舉出壹位代表。
2、班內朗誦。
3、聽歌曲〈保衛黃河〉。
三、寫公益廣告詞。
課上到這,想必同學們心中壹定漫溢著對母親河的深情厚意。可是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母親河的呢?說句實話,我們對不起黃河。據學者們研究,兩千多年前,黃河並不姓“黃”,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當清澈的。(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黃河)。現在,我們的母親又變成了什麽模樣?讓學生看幾幅觸目驚心的圖片。黃河今天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現狀堪憂。請針對這壹嚴重的生態危機,設計壹則公益廣告或只是廣告詞,呼籲人們保護母親河。
六、我們今天這堂課,既學習了《黃河頌》,我們同時也在學習當中體會到了我們讀詩的方法。我想,我們的語文學習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對黃河的關註也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是保衛母親河,《母親河,黃河》。那麽,我希望同學們開展廣泛地課外閱讀,真正地走進黃河。今天的課到此結束。下課,起立!同學們再見!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字、詞的積累,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
2.培養熱愛祖國的熱情。
教學難點: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讀、悟、賞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總第9課時)
壹、情境導入: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每壹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爭期間,我國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壹奇景,感慨不已,於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壹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壹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板書:黃河頌光未然
二、反復朗讀,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聽老師範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感情。
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什麽樣的感情?(生答:對黃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妳對詩的理解,大聲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從哪幾個方面贊美黃河?
3、大家在充分領悟詩的情感基礎上齊讀全詩。
三、朗讀交流
1、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2、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並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言者也可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3、全班齊讀詩歌。
教師時時提醒學生:出感情才能讀好詩歌。朗讀技巧的指導不多過細,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來體會。老師視情況適當的範讀。以下幾點供參考:
①詩歌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註意停頓,以示區別。
②“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壹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後面的四個分句註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不妨越讀越激昂,以表現的黃河的氣勢。
③三個“啊”要讀得深沈,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④最後的兩句“像妳壹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鬥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四、內容研討:學生分組研討,教師點撥指導
1、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壹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麽?(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2、歌詞中哪些內容是來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3、在“頌”之前對黃河進行了壹番描繪,表現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4、最後壹段就是尾聲,主要寫了什麽?(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
5、結合時代背景,妳認為這首詩歌的主題思想是什麽?(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五、布置作業: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其它樂章的音樂。
第二課時(總第10課時)
壹、檢查內容研討結果,進行內容賞析
(壹)序曲
師問:文章從結構上***分為幾大塊?
明確:兩塊。第壹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
在第壹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出我們民族什麽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
讀朗誦詞板書:序曲贊美黃河偉大堅強主體
師問:黃河表現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請問這裏運用了什麽修辭?
明確:擬人。
(二)主體:望黃河
師自問答:詩人在這裏運用擬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質及情感特征賦予了黃河,為什麽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裏到哪裏?
明確: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師問:這部分內容在文中可由壹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
明確:望。
師問: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明確: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劈成等。
師問:請大家打開課本第壹頁,看圖片,黃河在妳眼中是壹個什麽形象?妳能用妳所知道的詞語或詩句對黃河的特征、形象、氣勢進行描繪嗎?自由回答。
板書:描繪黃河形象、氣勢
(三)主體:頌黃河
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明確: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黃河!”
(1)、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2)、像壹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板書:歌頌黃河巨大貢獻
問:作者從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麽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
(四)尾聲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後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麽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的精神
師:以此全詩首尾呼應,渾然壹體板書:尾聲學習黃河精神
四、問題研究,理解主題
1、作者僅僅是在寫黃河嗎?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
明確:不是。歌頌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鬥精神與不屈的意誌,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2、在我們心中,“祖國”不是壹個普通的名詞,她意味著大地、江河、民族等等。愛祖國,就是愛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請再次感受課文,談談文中妳覺得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深切的愛?同時用妳的朗讀把這種愛表達出來?
五、總結課文,強化主題
剛才我們通過對課文的探討,進壹步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詩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頌黃河,實際上是歌頌我們的民族,激勵中華兒女像黃河壹樣“偉大堅強”,以英雄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保衛黃河,保衛中國。
板書: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主體--------------->尾聲
贊美黃河 描寫黃河 歌頌黃河 學習黃河
------>
偉大堅強 形象、氣勢 巨大貢獻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