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膜拜是什麽意思?

膜拜是什麽意思?

膜拜是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壹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是壹種對佛教的信仰。

膜拜:[ mó bài ]?

引證解釋:

1,合掌加額,長跪而拜。表示尊敬或畏服的禮式。亦專指禮拜神佛。

2,《穆天子傳》卷二:“吾乃膜拜而受。”?

3,郭璞 註:“今之 胡 人禮佛,舉手加頭,稱南膜拜者,即此類也。”

4,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長沙題道林嶽麓寺》詩:“逢迎侯伯轉覺貴,膜拜佛像心加尊。”?

5,明 張煌言 《偽庭即事》詩:“獨笑中華皆婦孺,幾回膜拜捧胡雛。” 許傑 《吉順》下:“他想深深的跪下,向著頭上幾點星光閃耀著的上蒼膜拜。”

1,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對於他們心中所信仰的東西都頂禮膜拜。

2,神更象是家長們,人則對神頂禮膜拜、敬若神明。

3,清代女詩人皈依佛道、頂禮膜拜仙佛的情況很普遍,這多是她們在遭遇了人生大變故、生活極不如意的境況下發生的。

4,卡牌只能望著不在攻擊範圍內的蠻王頂禮膜拜。

5,無數民眾頂禮膜拜,清風觀香火空前鼎旺,清風子的美譽更是響徹九州,其救死扶傷的事跡更是被傳為佳話,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