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通過消除雷擊危險性,使保護目標不再遭受雷擊的新壹代避雷技術,稱為“智能避雷技術” 。以原中國科學院空間中心電學組專家團隊,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開發,從理論分析、模擬計算、實驗測試、模型實驗、工程實用化研究、外場實驗等各個角度和方法的研究,都證明了這壹技術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期間經多次大小各類專家會議的評審鑒定,得到充分肯定,被譽為“21世紀防雷事業的曙光” 。
2002年聯合國發明協會評選全世界的發明創造。智能避雷技術獲得金獎的同時,榮獲我國唯壹的壹項特別金獎,被聯合國國際專家組譽為“人類生存和保障的最佳發明” 。
通過了國家氣象局測試中心的檢測。通過了國軍標要求的溫度、震動、沖擊、和電磁兼容的測試。列入了國家火炬計劃。獲得了環保認證。企業標準獲得了質監局的登記備案。獲得了中國專利證書。獲得了美國專利證書。申報了國際專利,並申報了美、日、德、英、意、西班牙、俄等國專利。
智能避雷技術是目前為止國際上唯壹可以把雷害拒之於門外,為現代化和信息化保駕護航的環保類新型避雷技術。它不僅能夠彌補傳統避雷方式不能保護信息裝備的不足,而且由於其不靠接地,所以特別適用於高山雷達站等接地困難的場所,以及車輛、艦船、飛機、導彈等不能接地的移動目標。該項目的實施不僅對提高我國軍隊戰鬥力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有望列入國際標準,成為繼福蘭克林之後的第二個通行防雷方法,實現人類避雷技術史上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