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要說說劉磬這個人。三國誌裏只有壹處講了他的事跡。卷四十九太史慈傳:“劉表從子磬,驍勇,數為寇於艾、西安諸縣,(孫)策於是分海緡、建昌左右六縣,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治(建首府的意思)海緡,並督諸將拒磬。磬遂絕跡不復為寇。”現在我們應該明白了,劉磬之所以驍勇,那肯定是因為有黃忠在身邊,所以給東吳的邊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其實劉磬和黃忠倒不壹定是要搶東吳的地盤。而孫策、孫權只好派出太史慈這樣的猛將(手下還配了壹幫將領,當時孫策手下的猛將只有太史慈了)才得以保住邊境。當時太史慈三十來歲,而黃忠已年過半百。我完全可以設想,當時黃忠和太史慈交過手,而且不止壹次,應該打個平手。太史慈“猿臂善射,弦不虛發”;黃忠則是開二石弓,百步穿楊。兩個人應該有經常比劃比劃。
讓我們列個時間表。
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大爆發,黃忠三十七歲。顯然,黃忠並沒有參軍打仗,黷立功名,不然以他的武藝,早就出頭了。他已經過了二十幾歲血氣方剛的年齡,也成家立室了,不會想去打仗的。可能在這個時候,他為了躲避戰亂,攜家移居到荊州的。
初平元年,董卓擅朝政,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劉表繼任刺史,黃忠四十三歲。
初平三年,曹操破黃巾,黃忠四十五歲。
現在,我們大致可以對黃忠的壹生作簡要的描述:
黃忠,男,南陽人,姿容英俊,為人忠厚。他有壹個美滿的家庭,妻子賢惠漂亮,兒子活潑可愛。兩口子男耕女織,其樂融融。雖然經濟拮據,但壹家人很幸福。後來戰火燒起,黃忠不得不背井離鄉,帶領全家逃亡來到安定的荊州,謀了壹份武職。後來兒子不幸染病夭亡,兩口子痛不欲生,其妻因傷心過度,加上身體虛弱,不久亦撒手而去。從此黃忠便沒了快樂,人生失去了意義。看到黃忠這個樣子,劉磬便經常邀他出去打獵,或騷擾東吳,以此散心。黃忠武藝高強,罕有敵手。他在戰鬥中才稍找回壹點點感覺。但他出身平民,不受重用。貧乏無聊的日子壹天天的過,黃忠早已心灰意懶,也準備就這樣了此余生。壹直到劉備發現了他,他已年逾花甲,白發蒼蒼。行將銹腐的寶刀終於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閃耀出熠熠逼人的光芒,為劉備奠定蜀漢立下赫赫戰功。建安二十五年,老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成都逝世,享年七十三歲。追封剛候。
在我的心目中,黃老將軍是純粹的武將,是真正的勇夫。我把年輕時的您擺在三國武將第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