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做中秋節的手工如下:
準備材料:
剪刀,卡紙,彩筆,生日蠟燭,蛋糕紙托,膠棒,棉線。
制作步驟:
選壹張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卡片作賀卡的底,然後將卡片對折,顏色的選擇其實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國慶節的賀卡,建議使用紅色或者黃色這種具有象征意義的顏色會更好呢!
然後將蛋糕紙托鋪平,呈圓形並且對折,如果沒有紙托也可以用彩紙剪成這種紙杯蛋糕的紙杯的樣子,將粉色紙張剪成橢圓。
將粉色紙張及蛋糕紙托粘貼在賀卡封面上,紙托要粘貼在粉色紙張的上面,形成遮擋關系,在粉色紙張的上面粘上白色的小圓片,小圓片用白紙剪壹些粘貼即可。
下面將生日蠟燭粘到賀卡上面,蠟燭有重量,所以這裏壹定要將蠟燭粘牢如果膠棒不管用,也可以用強力膠來粘貼。
在蠟燭上面系上壹根彩色的繩子就更漂亮啦,然後翻開妳的賀卡,畫壹些畫,寫壹些祝福就完成啦。
擴展資料:
中秋節(MidAutumnFestival),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也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其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據《周禮》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農歷八月中旬,又是秋糧收獲之際,人們為了答謝神祗的護佑而舉行壹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稱為“秋報”。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正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令。
因此,後來祭月的成分便逐漸為賞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漸褪去,而這壹節慶活動卻延續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北宋時期,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