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作者及詩名分別是什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作者及詩名分別是什麽?

出自馮夢龍[明代]的《警世通言·勤奮篇》。

原文:有田不耕倉稟虛,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到經過才知難 。

釋義:有田地不去耕耘糧庫就會空虛,有書卻不讀子孫後代會愚蠢。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壹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少年時代不刻苦學習,到老了才後悔讀書太遲了。書本到用的時候才知道太少,事情要自己經歷才知道難。

梅花香自苦寒來,意思是捱過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梅花香自苦寒來喻義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壹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在《警世通言》的內容裏,宋元舊作占了將近壹半,如《陳可常端陽仙化》《崔待詔生死冤家》等,但它們都或多或少地經過馮夢龍的整理、加工。

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自言將前代、今世的傳說、野史,搜集整理。他表示,收集的多是野史之類,至於是事實還是虛構,都無需要去深究,也沒必要“去贗存真”。

因此書中人物、內容等是實事存在還是故事傳說,其實無須理會,“其真者”可以作為經典、正史、經書等的補充,“贗者”,則是取它的“激揚勸誘、悲歌感慨”的意義。無論是事實、還是虛構,只要道理不悖,即“事贗而理亦真”;

只要“不害於風化,不謬於聖賢,不戾於詩書經史”,便是善的,真的。這也是馮夢龍纂輯此書的目的。

至於書名定為《警世通言》,在《警世通言·緒言》中,馮夢龍稱:“大抵如僧家因果說法度世之語,譬如村醪市脯,所濟者眾。”所以“遂名之曰《警世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