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元稹怎麽讀

元稹怎麽讀

元稹是壹位唐朝的文學家,名字“元稹”的讀音:yuán zhěn。

元稹(yuán zhěn),779年~831年,字微之、威明。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鮮卑族。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孫。唐朝時期大臣、詩人、文學家、小說家。

貞元九年(793年),元稹明經擢第。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初仕於河中府。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與白居易情同手足,娶名門閨秀韋叢,數年後,韋叢亡故。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授左拾遺。

元和四年(809年),由宰相裴垍提拔為監察禦史,元稹目擊腐敗政治,了解民生疾苦,訪察官吏不法,頗有作為,深受百姓愛戴。由此得罪宦官與權臣,遭到貶斥,後元稹轉而依附宦官,以圖升遷。長慶二年(822年),官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被李逢吉陷害,罷相出為同州刺史。太和五年(831年),暴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時年五十三歲,朝廷追贈尚書右仆射。

元稹歷史評價

《舊唐書·元稹傳》:稹聰警絕人,年少有才名,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閻下俚,悉傳諷之,號為“元和體”。

《舊唐書·白居易傳》:“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

白居易《河南元公墓誌銘》:(稹)尤工詩,在翰林時,穆宗前後索詩數百篇,命左右諷詠,宮中呼為“元才子”,自六宮兩都八方至南蠻東夷國,皆寫傳之。每壹章壹句出,無脛而走,疾下珠玉。

顧陶《唐詩類選沿序》:若元相國稹、白尚書居易,擅名壹時,天下稱為“元白”、學者翕然,號“元和詩”。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元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