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浙江省紹興市2006年中考試題)閱讀選文,回答文後各題。(12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逋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日:“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予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元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1.選出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壹組( )(3分)
A.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皆以美於徐公
B.項燕為楚將,數有功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C.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而或長煙壹空,皓月千裏
D.陳勝、吳廣乃謀曰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2.選出翻譯時括號裏的內容無須補出的壹句( )(3分)
A.九百人屯(於)大澤鄉。 B.上使(之)外將兵。
C.天下苦(於)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斬(之)。
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等死,死國可乎?
翻譯:
4.陳勝、吳廣決定起義的直接原因是什麽?(用選文原句回答)(3分)
答:
二、(江蘇省淮安市2006年中考試題)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16分)
陳涉世家(節選)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 ”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壹組是(3分)( )
A.度已失期 / 寧信度,無自信也
B.項燕為楚將,數有功 / 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C.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 既克,公問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斬。
譯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
譯文:
③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譯文: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現陳勝的謀略的壹項是(3分)( )
A.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B.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C.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
D.(又間令吳廣)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
4.讀賈誼《過秦論》中的壹段文字,結合上文內容,回答後面的問題。(4分)
(陳勝)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贏:提,背)糧而景(景:同“影”,像影子壹樣)從。山東(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①這段文字與《陳涉世家》(節選)中陳勝怎樣的預見相壹致?請妳把陳勝的預見寫出來。(2分)
答:
②兩段文字寫的都是陳勝、吳廣起義,但在表現內容上各有側重,請分別說明。(2分)
答:
三、(甘肅省蘭州市2006年中考試題)閱讀選文,按要求答題。(11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從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壹項是( )(3分)
A.扶蘇以數諫故
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B.陳勝、吳廣乃謀曰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C.項燕為楚將
賢能為之用
D.楚人憐之
二世殺之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發閭左謫戍漁陽 閭左:
(2)度已失期 度:
(3)會天大雨 會:
(4)宜多應者 宜:
3.陳勝、吳廣的起義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據本段內容,作簡要分析。(4分)
偶然性:
必然性:
四、(山東省臨沂市2006年非課改區試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題。
[甲]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籍弟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乃詐稱受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大澤鄉,收而攻蘄。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
(節選自《陳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①通謂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即恒楚將”。是時恒楚亡在澤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處,獨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誡籍持劍居外待。梁復入,與守坐,曰:“請如籍,使受命召恒楚。”守曰:“諾。”須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於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授。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十百人。壹府中皆懾伏,莫敢起。……於是梁為會稽守,籍為裨將,徇下縣。
(節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註釋]①會稽守:會稽郡的郡守。②梁:項梁,是項羽的叔父。③籍:項籍。項籍字羽,所以又稱項羽。④睨:斜眼看。
1. 試解釋下列加點詞字的意思。(2分)
①吳廣素愛人 素:
②比至陳 比:
③使公即恒楚將 將:
④恒楚亡在澤中 亡:
2. 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4分)
①廣故數言欲亡,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譯:
②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
譯:
3. 請用自己的話概括甲乙兩段文字的主要內容。(4分)
答:
4. 從甲乙兩文所敘的事件中,可看出陳涉和項梁各是怎樣的壹個人?(4分)
答:
五、(北京市2006年中考課標A卷)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文後各小題。(***11分)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大楚興,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申
2.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3.請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選段劃線處細致描寫了戍卒們的反應,這些反應說明了什麽?(2分)
5.陳勝能夠從壹個傭耕之人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第壹次農民起義的領導者,有什麽才能?請根據選段內容作出回答。(3分)
六、(江蘇省泰州市2006年中考試題B卷)閱讀兩段選文,按要求答題。(10分)
[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陳。數日,號令召三老、豪傑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
[乙]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 宮門今欲縛之。自辯數,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夥頤①!涉之為王沈沈者②”楚人謂多為夥,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由陳涉始。客出入愈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③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兩段文字均節選自《史記?陳涉世家》)
註釋:①夥頤:夥,表示眾多的意思;頤,通“矣”,嘆詞。②沈沈者:富麗深邃的樣子。③顓(zhuān):獨壹,專擅。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①比至陳:( ) ②或說陳王曰:( )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哉!”
②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3.妳怎樣看待陳勝所說的“茍富貴,無相忘”這句話?(2分)
4.妳認為陳涉建立政權前後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各是什麽?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麽啟示?(2分)
①原因:
②啟示:
應者。”吳廣以為然。
答案:
6. ①素:向來 ②比:等到 ③將:統帥,率領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釋對兩個得1分)
7. ①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使軍官惱怒,讓他們責辱他,(借此)來激怒士卒。 ②我聽說先動手可以制服對方,後動手就被對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壹致,翻譯正確,無語病即可)
8. 甲文中記敘了陳勝、吳廣發動起義的過程。乙文寫項梁奪取郡守之位的兵變過程。(4分,各2分)
9. 陳勝是壹個富有謀略,機智果敢,並有壹定組織和領導才能的確人。項梁是壹個沈著老練(或老謀深算、陰險狡詐等)做事迅速果斷,善於隨機應變的人。(4分。各2分)
(紹興)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逋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日:“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日:“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予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元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
14.選出加“▲”的詞意思相同的壹組。(3分)
A.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皆以美於徐公
B項燕為楚將,數有功——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C.或以為死,或以為亡——而或長煙壹空,皓月千裏
D.陳勝、吳廣乃謀曰——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