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先具體列舉壹下初壹年級同學在數學學習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不能端正學習態度,沒有興趣,甚至存在害怕數學的心理,缺乏主動積極學習的意向.
2.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認真聽講、記錄筆記、歸納總結、復習等).
3.在知識上,對數學定義、概念等基本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準確,只停留在壹知半解的層次,特別是對特殊情況等的把握十分含糊.
4.數學能力(審題能力、計算能力、分析方法、數學思想等)或多或少總存在欠缺,導致各種小錯誤,不能完整的完成題目.
5.在實踐做題中,不能領會出題者的意思,簡單的說,不能把握題目的關鍵,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6.平時做題速度較慢,考試時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在學生初壹階段得到改善,將會直接導致學生在初二兩極分化的階段出現數學成績大幅滑坡,甚至導致在初三年級的學習中存在更大的障礙.相反的,如果學生能夠在初壹的學習過程中打好基礎,那麽初二的學習只是在知識點上的增多和加深,而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學生是很容易適應的.
那麽,針對以上學生容易存在的問題,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打好初壹年級的數學基礎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註意:
1)端正學習態度.
任何壹個學科都有其各自的學科特點,數學也不例外.只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正確的方法方法,就壹定能夠學好數學.但是,數學學習不能投機取巧,數學學習沒有捷徑可走,要明白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經之路.
2)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課.看兩遍書:第壹遍大概了解下壹講或下壹章的內容、知識枝幹以及重難點等.第二遍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等反復閱讀,思考其內在聯系及其因果關系,並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帶著問題去聽課,也便於求教老師.
課上認真聽講,會記筆記.初壹的學生往往對課程的增多、課堂學習量的加大感到不適應,顧此失彼,很大壹部分學生覺得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筆記的學生也記得不夠合理,認為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就是認真聽講,盲目的用記筆記代替聽講與思考,進而導致了聽課效果下降.在聽課的過程中應該註意做到: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明白或有疑問的地方;聽題目關鍵部分的提示(突破口)及數學思想方法;聽課後小結.記錄筆記時應註意:有選擇的進行記錄,主要記錄知識要點、自己的疑點、課本上沒有的教師補充的內容、解題的思路、數學思想方法、課堂小結等.
課後認真復習,及時歸納總結.課後要及時溫故老師所講內容,特別是經典例題,分析、歸納、總結,以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此外,學習應有整體計劃,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3)細心、認真地學透課本.
有壹部分學生認為課本上的內容很簡單,而考試都是難題.其實,這是由於學生沒有真正學透課本,考試的內容究其實質,都是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因此,在初壹這壹打基礎的重要階段,更要對數學定義、概念等基本知識的十分準確把握,不能只停留在壹知半解的層次.對於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學習,我認為應該註意:重點理解基本概念、基本模型的特殊情況(特例),要抓住定義、概念的本質,全面舉例、不重不漏的明確概念、定義等.對概念和公式不能死記硬背,而缺乏與實際題目的聯系,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數學的學習.切記:理解和記憶數學的基礎知識是學好數學的前提.
4)學會歸納總結復習.
復習總結的工作,不僅僅是老師的事,學生壹定要學會自己去做.當妳會總結題目,會對所學內容、所做的題目進行分類,了解每壹知識點的基本題型,熟悉對應每壹題型的解題方法等時,妳才真正的做到了知識的內化.歸納總結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不好,在進入高年級的學習時,同學們會發現,天天做題,成績卻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天天都在做重復的題目,很多相似的題目反復在做,而需要解決的問題卻沒有專心解決.久而久之,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題目也因為缺乏對數學整體系統的把握,弄的壹團糟.總結歸納是把書讀薄的過程,題目應該越做越少.
5)建立“改錯本”.
建立錯題本是壹種非常高效率且針對性較強的學習方法,主要用來收集自己的錯誤和不會的題目.容易犯的錯誤可能有有審題不細心,計算馬虎,書寫格式不規範,對概念、公式等理解似是而非,對隱含條件分不清等等.不會的題目往往因為沒有思路、思路不清晰或找不到突破口等等.針對前壹類錯題,我們應該
首先進行獨立思考,及時進行反思,弄清產生錯誤的原因,加以重視.而對於不會的題目,我們要參考教師或答案的講解,註意體會其思路、思想、悟其道理並總結方法規律,找相關習題進壹步鞏固.建立壹本錯解本,可以達到錯壹次而加深十倍認識的效果.
6)不懂就問,積極討論.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遇到不懂的問題,要積極及時的與同學討論,向老師求教.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這對建立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非常有好處.這裏我想說的是,討論是壹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經過與同學討論,妳可能會獲得不同的靈感,從對方那裏學到好方法和技巧.值得註意的是,討論的對象最好是與自己水平相當的同學,這樣更有利於大家相互學習.
7)註重實戰.
平時每天保證1小時左右的練習時間,自己平時做作業可以給自己限定時間,以提高做題的速度.在實際考試中,也要考慮每部分的完成時間,避免出現慌亂,同時註意調整好心態,把“做作業”當成考試,把“考試”當成做作業.當然,經歷大型考試也是必要的鍛煉途徑.
以上內容是我針對初壹年級學生數學學習中常見問題提出的我個人的壹些建議,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同學的學習方法都會對根據自己的情況不同而有些許差別,適合妳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