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意思是:優秀的禽鳥會選擇理想的樹木作為自己棲息的地方,優秀的人才應該選擇,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好單位和善用自己的好領導。
後發展出成語“良禽擇木”,比喻賢臣選擇明主而事。
《三國演義》中第三回:“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肅笑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見機不早,悔之晚矣。”
第十四回:“寵曰: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擴展資料:
《左傳·哀公十壹年》,孔子因衛國政治腐敗,自己得不到重用決定離開。當時衛國的當權者孔文子準備出征,想聽聽孔子的意見,孔於說自己只懂得禮儀,不懂得打仗。並說:“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後因而有“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