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兀”的所有意思和用法,“兀兀地思索著”是啥意思?

“兀”的所有意思和用法,“兀兀地思索著”是啥意思?

兀(多音字)

拼音:wù

①高而突起:突兀。②形容山禿的樣子,泛指禿:山峰兀立∣兀鷲。③元曲中作發語詞。

組詞:兀傲 詞義:倔強孤傲。

組詞:兀立 詞義:直立。

組詞:兀兀 詞義:用心的樣子。

組詞:兀自 詞義:仍然,還。多見於早期白話。

兀(多音字)

拼音:wū

(兀突)也作烏塗。①即不涼也不熱:兀突水。②不幹脆:妳怎麽總是幹兀突事?(兀禿)也作烏塗。①水不涼不熱。②不爽利:不幹脆。

在數學裏讀作pai

通常取近似值3.14

C=2兀R

C=兀D

S=兀R?

ù

部首:尢

造字法:會意

結構:獨體

筆劃:3

五筆:GQV

繁體:兀

釋義①高聳突起的樣子:突兀。②形容光禿禿:兀鷲。

兀立 #wùlì直立。

〖例句〗盤山的山頂上有壹塊大石淩空側向兀立著。

===================關於這個字的更多的信息=================

兀 <形>

(指事。從壹,在人上。人頭上壹橫,表示高平。本義:高聳特出的樣子)

同本義

兀,高而上平也。――《說文》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又如:兀岸(直聳挺拔);兀嶁(險峻)

光禿(如毛發)的

蜀山兀。――唐·杜牧《阿房宮賦》

又如:兀首(頭發脫落)

茫然無知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天。――柳宗元《讀書》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癡呆)

不夠穩定

獨立

焉有翡翠橫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

兀wù

⒈高而上面平坦的樣子,禿:突~。蜀山~。~鷲(猛禽,頭和頸上的羽毛退化而裸露)。

⒉茫然無知的樣子:~若無。

⒋元曲裏用作發語詞。

兀兀地思索著;用心想著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