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2010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2010北京中考語文試卷

壹、 選擇。下面各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壹個符合題意,選出答案後在答題卡上湧鉛筆把對應題目的選項子母塗黑塗滿。(***8分,每小題2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壹項是:

A. 巢穴 (xué) 記載(zaì) 斤斤計較(jiǎo)

B. 解剖 (pāo) 暫時(zhàn) 茅塞頓開(sè )

C. 腦髓 (suǐ) 顛簸(bō) 牽強附會(qiáng)

D. 醞釀 (niàng) 應酬(yìng) 扣人心弦(xián)

2、對下列各組詞語中兩個加點字的解說正確的壹項是

A. 布告——布局

解說:兩個“布”字意思相同,都是“分布”的意思。

B. 謀略——謀生

解說:兩個“謀”字意思不同,“謀略”的“謀”是“計策“的意思;“謀生”的“謀”是“設法尋求”的意思。

C. 情不自禁——忍俊不禁

解說:兩個“禁”字意思相同,都是“禁受”的意思。

D. 溫故知新——無緣無故

解說:兩個“故”字意思不同,“溫故知新”的“故”是“原因”的意思;“無緣無故”的“故”是“從前的”意思。

3、 線處填寫詞語正確的壹項是

①河北省淶源縣東團堡鄉中心小學副校長張勝利,當初是依靠“希望工程”的資助,才完成學業的。他懂得__________,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他放棄留城機會,回鄉任教,並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先後資助了300多名貧困生,以行動回報社會。

②南非曾在2000年中申辦2006年足球“世界杯”,為此做了很多工作,滿以為勝券在握,結果卻以壹票之差輸給德國,可謂________, 然而南非人並未放棄,最終在2004年獲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的承辦權。

A. ①句填“飲水思源” ②句填“行百裏者半九十”

B. ①句填“飲水思源” ②句填“功虧壹簣”

C. ①句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②句填“功虧壹簣”

D. ①句填“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②句填“行百裏者半九十”

4、結合語境,將下列句子填入橫線處,順序最恰當的壹項是:

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同進步,是中華華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在少數民族地區落實相關政策,保護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障少數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為達到這個目的,各級政府_________。

① 要讓民族地區各族群眾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② 要加快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治理土地沙漠化的進程

③ 要貫徹由“救助式扶貧”向“開發式扶貧”轉變的工作方針

④ 要在公***服務和就業等方面滿足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切實需要

A.③④②①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③②④①

二、填空(***8分)

5.默寫(***5分)

(1)______________ ,壹覽眾山小。(杜甫 《望嶽》) (1分)

(2)征蓬出漢塞, ______________。(王維 《使至塞上》)(1分)

(3)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凈沙?秋思》)(1分)

(4)《嶽陽樓記》中描寫夜晚洞庭湖湖光月影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2分)

6.名著閱讀(3分)

《左傳》是壹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時期的_____①__所作。《左傳》善於記錄戰爭,其中《曹劌論戰》記錄的就是齊魯兩國在魯國的_②__發生的壹次戰爭。《左傳》還善於記錄人物語言,這壹點在《曹劌論戰》中表現為對_____③____過程的描寫。

三、 綜合性學習(***9分)

為了弘揚尊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增強學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識,學校組織學生走進社區,開展“社區養老”社會調查實踐活動。請完成下列任務。

7. 社區居委會主任為妳提供了下面兩則材料。請妳根據這兩則材料提供的信息,說出北京市開展“社區養老”的原因。(4分)

材料壹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規定,壹個國家(地區)65歲以上的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以上,這個國家(地區)則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據統計,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戶籍總人口為1197.6萬人,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52.9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北京市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然而,北京市養老設施十分有限,全市***有養老機構324所,平均每百位65歲以上老年人僅有床位2.3個。另外,調查顯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有53.3%的市民因不願意離開家人,首選依托社區居家養老,另有22.1%的市民寧願自聘保姆呀要在家養老。

(數據來源:①《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 ②2010年5月11日《北京日報》)

材料二

2007-2009年北京市戶籍人口及老年人口狀況

年 度 總人口數

(萬人) 65歲及以上人口數

(萬人) 占總人口的比例

(%)

2007 1213.3 158.8 13.1

2008 1229.9 162.2 13.2

2009 1245.8 168.8 13.5

(數據來源:①《北京市2007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②《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③2010年5月14日《北京晚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作為社區養老保障的壹項重要內容,“老年餐桌”已經覆蓋到北京市2600多個社區。下面是對三位老人的壹段采訪記錄,請妳從中概括出他們認可“老年餐桌”的三條理由。(每空要用4個字回答)(3分)

張爺爺:我和老伴兒都80多歲了,就想著能在小區裏有個地方吃飯,那多省事啊,現在有了“老年餐桌”,走路用不了幾分鐘,就能吃上飯,真好!

李奶奶:“老年餐桌”價錢可便宜啦,花幾塊錢就能吃壹頓飯,有葷,有素,還有湯,飯菜都不錯,吃得特可口!

趙爺爺:政府不但給補貼,還給指定餐館掛牌呢,要是飯菜不好,不講衛生,服務不好,就摘它的牌。

理由壹:___①______ 理由二:___②______ 理由三:____③_____

9.在與居委會王主任交談時,他說了下面壹番話。面對王主任的困難,請妳提出壹個有針對性的解決辦法。(2分)

王主任說:“咱們的社區老年人多,需要助老服務的內容還多著呢。除了為老年人開辦“老年餐桌”以外,好多老年人因行動不便,盼著有人能上門打掃衛生、代買物品,幫助到醫院取藥等。這些我們都想做,可是為老年人服務的就那麽幾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閱讀(***8分)

閱讀《陳涉世家》(節選),完成第10—12題。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①。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②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蔔。蔔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蔔之鬼乎!③”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④“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註①有教材為“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②有教材此處為逗號 ③有教材此處為嘆號 ④有教材此處為冒號

10.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 今亡亦死 亡:_______

(2) 宜多應者 應:______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

(1) 上使外將兵 翻譯:________

(2) 置人所罾魚腹中 翻譯:________

12. 閱讀選文,寫出引發陳勝、吳廣起義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現代文閱讀(***27分)

(壹)閱讀《憶冼星海》,完成第13-15題。(***13分)

憶冼星海

茅盾

和冼星海見面的時候,已經是在聽過他的作品的演奏,讀過了他那萬余言的自傳以後。

那壹次我所聽到的《黃河大合唱》,據說還是小規模的。那次演奏的指揮是壹位青年音樂家,朋友又告訴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揮,演奏當更精彩些。但我得老實說,盡管是小規模,可是那壹次的演奏還是十分美滿。我應當承認,這開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動,老覺得有什麽東西在心裏抓,癢癢的又舒服又難受。那偉大的氣魄自然而然使人發生崇高的情感,光是這壹點,也就叫妳聽過壹次,就像靈魂洗過澡似的。

從那時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樣壹個人呢?我曾經想象他該是木刻家馬達那樣壹位魁梧奇偉,沈默寡言的人物。可是朋友們又告訴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歡說笑,話匣子壹開就會滔滔不絕的。

我見過馬達刻的壹幅木刻:壹人伏案,執筆沈思,大的鬥篷顯得他頭部特小,兩眼瞇緊如壹線。這人就是冼星海,這幅木刻就名為《冼星海作曲圖》。木刻家的用意不在“寫真”,而在表現冼星海作曲時的神韻。它還不能滿足我的“好奇”。而這,直到我讀了冼星海的自傳,這才得到部分的滿足。

從冼星海的生活經歷,我了解了他的作品為什麽有這樣大的氣魄。他做過飯店堂倌,咖啡館雜役,做過輪船上的鍋爐間的火夫,浴堂的打雜,也做過乞丐。什麽都做過的壹個人,有兩種可能:壹是被生活所壓倒,雖有抱負,只成為壹場夢;壹是戰勝了生活,那他的抱負不但能實現,而且必將放出萬丈光芒。“星海就是後壹種人!”———我當時這樣想,仿佛我和他已是很熟悉的了。

大約三個月以後,在西安,冼星海突然來訪我。

那時我正在候車南下,而他即將經過新疆而赴蘇聯①。當他走進我的房間,自己通了姓名的時候,我吃了壹驚,“呀,這就是冼星海麽!”我覺得很熟識,而也感到生疏。我將這坐在我對面的人和馬達的木刻中的人作比較,也和我讀了他的自傳以後在想像中描繪出來的人作比較,我差不多連應有的寒暄也忘記了。然而星海卻滔滔不絕說起來了。他說起了他到蘇聯去的計劃,講他的《民族交響樂》的創作。他的話我記也記不全了,可是,他那種氣魄,卻使我興奮鼓舞。他說,他以後的十年中將以全力完成他這創作計劃;我深信他壹定能達到。因為他不但有堅強的意誌和偉大的魄力,而且又是那樣好學深思,勤於收集各地民歌民謠的材料。他說他將在新疆逗留壹年半載,盡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謠,然後再去蘇聯。

現在我還記得的,他這的《民族交響樂》的壹部分的計劃。他將從海陸空三方面來描寫我們祖國山河的美麗,雄偉與博大。他將以“獅子舞”、“劃龍船”、“放風箏”這三種民間的娛樂,作為他這偉大創作的此壹部分的“象征”或“韻調”,來描寫祖國人民的生活、理想和要求。“妳預備在旅居蘇聯的時候寫妳這作品麽?” “不!”他回答,“我去蘇聯是學習,吸收他們的好東西。要寫,還得回中國來。”

那天我們的長談,是我和他的第壹次見面,誰又料得到這就是最後壹次啊!“要寫,還得回中國來!”這句話,今天還在我耳邊響,誰又料得到他不能回來了!

這樣壹個人,怎麽就死了!

昨晚我忽然這樣想,當他在國境被阻,而不得不步行萬裏,且經受了生活的極端的困厄,而回莫斯科去的時候,他大概還覺得這壹段不平凡的生活經驗又將使他的創作增加了綺麗的色彩和聲調。要是他不死,他壹定津津樂道這壹番的遭遇。現在我還是這樣想:要是我再遇到他,壹開頭他就會講述這壹段顛沛流離的生活,而且要說,“我經過中亞細亞,步行過萬裏,我看見了不少不少,我得了許多題材,我作成了曲子了!”時間永遠不能磨滅我們在西安的壹席長談給我的印象。

壹個生龍活虎,具有偉大氣魄,抱有崇高理想的冼星海,永遠坐在我對面,直到我眼不能見,耳不能聽,只要我神智還沒昏迷,他永遠活著。

1946年1月5日

(有刪改)

註①蘇聯:指前蘇維埃社會主義***和國聯盟,1991年解體。

13. 作者在回憶冼星海的過程中,既寫了想象中的冼星海,也寫了冼星海留給他的印象。閱讀文章,填寫表格。(3分)

回憶 想象、印象

聽《黃河大合唱》 ①

讀冼星海的自傳 ②

③ 氣魄偉大,好學深思,熱愛祖國

14.閱讀劃線句子,結合文章內容,揣摩作者“好奇“的原因和內容。(4分)

“好奇”的原因:_①_____

“好奇”的原因:__②____

15.簡要分析作者是怎樣把只見過壹面的冼星海描寫得生動而感人的。(不超過150字)(6分)

答: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第16-17題。(***6分)

①在城市裏,人們經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街頭雕塑。街頭雕塑,指的是在道路兩側或交叉口等位置不布設的雕塑。它主要供在道路上活動的用路者觀賞。

②街頭雕塑壹般分為紀念性、主體性和裝飾性雕塑。紀念性雕塑壹般是以歷史上的人或事件為主題,它布設在特定地點,再現特定的歷史人物和事件,顯示壹個國家的歷史和民族精神。例如,在都江堰市布設的李冰雕塑,就是為了紀念他在設計都江堰工程中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主體性雕塑是對某個特定地點、環境、建築的主要說明,它必須與這些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點名並升華主題。例如,在甘肅敦煌縣城有壹座“反彈琵琶”雕塑,它取材於敦煌莫高窟壁畫,顯示了該城市因擁有莫高窟這壹名勝而聞名於世的特色。裝飾性雕塑主要用來裝飾街道環境,表現的內容比較廣泛,體量也因環境不同而有大有小。

③在現代城市中,布設街頭雕塑,重要的是考慮不同交通特性的道路以及交通環境的視覺特性。快速道路或交通幹道,主要以通行機動車為主,行人相對較少,同時路旁地帶位置也不寬。在這種條件下,路邊的雕塑再精美,用路者壹閃而過,很難獲得多少印象。如果在沿途的適當位置布設造型簡單、體量較大的雕塑,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生活性道路是以低速交通方式的視覺性為主,用路者是在低速通過或停下的情況下,品賞雕塑,在這種條件下,對街頭雕塑的要求就不同於前者,如果不考慮上述因素,街頭雕塑就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

⑤ 街頭雕塑這壹公***性景觀能夠使城市更具親和力,它既美化了交通環境,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甚至成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在城市道路空間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6. 結合第③段畫線句子的內容,說出“用路者壹閃而過”這幾個字不能刪去的兩條理由。(2分)

答:_________

17.根據第②段的內容,說出下面兩則材料介紹的街頭雕塑分別屬於哪壹種類型,並結合材料內容作簡要說明。(4分)

材料壹

大連街頭,有壹座“中國奧運第壹人”劉長春的雕塑。1932年,中國首次參加第10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大連人劉長春代表中國參賽。這座雕塑展示的是他在短跑預賽起跑時的瞬間,任務形象動感十足。

材料二

王府井大街是壹條富有北京特色,具有百年歷史的商業老街。街頭有壹座人力車夫拉洋車的雕塑。這座雕塑展示的是壹位老北京人力車夫的形象。他身穿布衫,手扶車把,身體側傾,註視前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材料壹:__________

材料二:__________

(三)閱讀《創新的快樂從哪裏來》,完成第18-20題。(***8分)

創新的快樂從哪裏來

鄧中翰

① 我國著名數學家谷超豪院士, 曾將自己的三大研究領域――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親昵地稱為“金三角”,並告訴別人:“別看它們表面上枯燥,其實只要深入進去,妳就會發現奧妙無窮,充滿快樂。而正是這快樂給予了我無窮的動力。” 谷先生的數學人生啟示我們,科研工作者要在創新之路上不斷前行,不可缺少那種發自心底而又融入生活的創新的快樂,否則就缺少了動力。可是,在很多人眼裏,科研創新是艱深、枯燥、乏味的“苦差事”,又如何成為快樂的源泉呢?其實快樂就來源於創新的各個環節:從源頭到過程再到結果。

② 創新的快樂,基於對科研的熱愛。許多從事基礎創新科研的學者們,對自己所研究的學問有真誠的喜愛、極大的興趣、澎湃的激情、樂道的情懷,把治學作為人生最高價值來追求。科學巨匠們都有這樣的心得:搞科研要有對科研的熱愛。甲有了這種熱愛,學者們才會對艱辛的研究工作甘之若飴,興味盎然,產生創新的恒久動力,在創新之路上越走越遠。

③ 創新的過程雖然充滿這艱難曲折,但其中卻有著無限的樂趣。從谷超豪到鄧稼先、孫家棟,科學家們或埋頭於復雜的數學演算,或跋涉在人跡罕至的沙漠,或堅守在偏僻孤寂的實驗室,雖有艱辛,但樂趣無窮。乙為了科技攻關,科學家們戰勝了無數的挑戰,攀登了無數的險峰。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享受著因不斷暢想、發現、創造、超越而帶來的種種樂趣。

④ 創新的快樂,還在於對創新成果的分享。愛迪生用電燈增加世界的光明,袁隆平用雜交水稻促進世界的溫飽,高錕用光纖加強世界的交流……壹直以來,全球的科學家都有壹個***同的夢想:讓全人類***享科技進步的成果。丙用創新成果為大眾創造美好生活,是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快樂。

⑤ 科技創新事業,因其興趣的基礎、挑戰的過程和***享的目的而充滿了魅力,帶給了科研工作者無限的快樂,也因為這樣的快樂,創新智慧才會競相迸發,創新成果才會大量湧現,國家自主創新的腳步才會堅實有力。 (有刪改)

註鄧稼先:我國核物理學家,被譽為“兩彈元勛”。孫家棟:我國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袁隆平:我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高錕:華裔物理學家,被譽為“光纖之父”

18.文章第①段引用谷超豪院士的事例意在表明_________(不超過25個字)(2分)

19.閱讀②-④段,簡要分析為什麽說創新的快樂源於“對科研的熱愛”、“創新的過程”和“對創新成果的分享”(3分)

答:_________

20. 根據文意,將下面三段話分別填入文中甲乙丙處(只填序號)(3分)

①孟子認為,獨樂樂,不若與眾樂樂(自己欣賞音樂快樂,不如與眾人壹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②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

③俄國文學批評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幸福的鬥爭不論它是如何的艱難,它都不是痛苦,而是壹種快樂。”

甲處應填:________ 乙處應填:__________ 丙處應填: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1. 凝聚親情,才會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誼,才會有溫馨的集體;凝聚愛心,才會有和諧的社會;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夠戰勝困難,實現理想……請以“凝聚”為題目,寫壹篇文章。

要求:

(1) 將題目抄寫在答題卡上。

(2) 不限文體(詩歌除外)。

(3) 字數在600-1000之間。

(4) 作文中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