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是什麽節日?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是什麽節日?

描述的是正月十五上元節的場景。

出自:《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

元夕指夏歷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元宵節,元宵節的晚上稱元夕或元夜。

詩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翻譯:

焰火像是東風吹散了的千大念滾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壹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擴展資料:

這首詞作於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沈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辛棄疾,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腔激情、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

陰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這日晚上稱元夕,亦稱元宵,元夜。我國古代有元夕觀燈的風俗。詞人假借對壹位厭惡熱鬧、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尋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誌向和情懷。

詞的上片,極寫元夕燈火輝煌、歌舞繁盛的熱鬧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前壹句寫燈,後壹句寫焰火。上元之夜,滿城燈火,就象壹夜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滿天的焰火明滅,又象是春風把滿天星鬥吹落。真是高和壹片燈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

下片寫尋覓意中人的過程,這裏作者具體地描寫了觀燈的遊人,也是對上片“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寫的壹個補充,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他尋找著,辯認滾余著,卻沒有壹個人是他要尋找的。經過千百次的尋覓,終於在燈火冷落的地方發現了她。

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壹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