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壹詞的最後壹句既有對往昔的回憶,也有對當下的惆悵如下:
《暗香·舊時月色》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擴展資料:
這首詞創作於光宗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與詞人《長亭怨慢·漸吹盡》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載雪訪範成大於石湖。他在石湖住了壹個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詠梅,使人神觀飛越耳目壹新,又深蘊憂國之思、寄托個人生活的不幸。
開篇幾句,由清美的月色引出對往事的追憶。也許,當年它與合肥女子同在月下賞梅,女子唱他的詞,他在梅邊吹笛以伴奏。
這笛曲大概是《梅花落》,悠揚、纏綿,略帶憂傷的曲子,在梅花影下翩飛,如此美妙。“算幾番照我”,說明這種場景不止壹次,也暗示出詞人與情人***度好幾段快樂的時光,惟其如此,那個女子才讓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二句,承上寫折梅往事。這裏,在月色、梅影中又加上壹“玉人”,不待刻畫女子外貌,讀者心中已勾畫出壹位高雅、多情、柔美的絕色美人。“玉人”、“梅花”兩兩相映,梅即是人,人即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