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什麽情況下適合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詩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什麽情況下適合用“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句詩來描述自己的感受?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釋義: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願,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避逃離。

感受;當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損壞時,就要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不能退縮。

出自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壹詩,原文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1842年,林則徐被遣戍新疆伊犁,在西安與家人告別時,做了題為《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七律二首。明確表示:縱是被貶遣戍,只要對國家有利,不論生死,也要去幹;豈能因為個人禍福而避後趨前。此時此境詩人深懷憂民之心,忠君之意,難忘報國。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中國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壹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